第三百二十一章 最好不要做 (3 / 4)
两人说了几句话,旁边儿的那位中年人却有些好奇地看着叶开和他身旁的王洛丹,有些惊疑地问道,“钟离先生,这位先生是?”
“这位是江中省圣王高新区的管委会叶主任。”钟离天向那位中年人介绍道,然后他又将那中年人介绍给了叶开,“叶主任,这位是来自港岛的富商邓友仁先生,是营销高手,我寡门请过来帮忙搞地产销售策划的。”
“哦,原来是邓先生。”叶开看了看那人,只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是有点儿耳熟。
他想了想后,突然想起了这个人的来历,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
在记忆当中,这位邓友仁在京城也曾经风光过一阵子的。
1992年,京城的房地产市场又开始升温了,有位叫作王利之的京城人,在沙河镇拿到了一块上千亩的土地,取名“橡树园别墅区”。
在当时,能拿到这么一块地是能力、财力的象征,所以,王利之一夜之间变成了英雄,而在此前,他的主要业务是代理一种来自于香港的生发剂销售。
王利之拿下了橡树园这个项目以后,对于建设并没有太多的动作,但是他请来了邓友仁。
这个香港商人为内地市场带来了香港房地产的销售理念,也为内地的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完美的例子,邓友仁在香港的房地产历程一片辉煌。他接手橡树园后,立即投资万港币启动楼盘。
这次动作没有让邓友仁失望,橡树园一开盘就售出80套,但是80套的销售成绩并不能够满足邓他的要求,而恰在此时,他发现了王利之经常挪用销售款。于是,邓友仁经过处心积虑的策划后,便以万港币中抵债务的方式,整体收购了橡树园的开发项目。
而王利之这个橡树园最早的缔造者在重重债务和不平的心理压力下,一命归天。
踌躇满志的邓友仁将橡树园收入囊中后,满以为自己打了一场收获颇丰的胜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费尽心机获得的项目竟是一块烫手山芋,成了其事业的终结者。
1993年6月,国家对地产实行宏观调控,别墅项目最先亮起红灯,银行拒绝放贷。
与此同时,邓友仁发现刘常明并没有将橡树园开发的钱用于开发,该项目陷于停顿。
而后京城有关部门在检查时判定,橡树园别墅手续不全,是一个不合法的项目1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