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花篮(求月票)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2章 花篮(求月票) (2 / 4)
        门诊比起急诊的病人,就更不遵守医嘱了,凌然迟疑了两秒钟,转手拉出了虚拟人。

        几秒钟后,被横刀截开血流一地的虚拟人消失了,凌然吁了一口气。从结果来看,对方的肝脏情况与他判断的相一致,基本处于必须手术的状态了,不过,也并不是特别紧急就是了。

        “建议你在一两个月内做手术。”凌然停顿一下,道“你现在的身体状况还会下滑,需要时时注意,最好尽快入院治疗。”

        “好,我知道了,那医生你忙着。”病人假客气着,快步从诊室里离开了。

        吕文斌就像是看走失的顾客似的撇撇嘴“得,这种样子的,多半是不会回来了,凌医生,咱们做门诊,天生有劣势啊。”

        云医的规则,哪个治疗组收下来的病人,哪个治疗组就负责治疗,所谓收治收治,就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因为病人与医生的种种利益挂钩,所以,收治病人并不能算是一种义务,而更应该看做是一种权力。

        治疗组想要多做手术,就要多收病人,对于正常的治疗组来说,门诊是收人的最好途径了。

        除此以外,就是依靠急诊科转诊的病人了。

        国内的医生为什么咖位极高的情况下,还经常出门诊,通常也是因为类似的制度。大咖们不光是为了自己收病人,也是为了治疗组内的小弟们收病人。

        小弟们自己坐诊是收不到病人的,至少收不到那么多符合条件的病人。

        因为医生之间其实也是有竞争的,就好像适合切肝的病人,平均每年诞生的就是那么多,大家都是奔着好医院和大佬去的,剩下的才会找底下没名气的副主任主治的看病,医生需要的是稳定长期的病源,不能总指望傻孩子撞过来。

        如冯志详教授那样的医生,放在国外,可能只接受同行转诊的某一类或几类病人了,但在国内,却依旧要出门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