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厄尔布鲁士山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80章厄尔布鲁士山 (2 / 3)
        然而实际上,欧洲的最高峰就是这座位于欧亚交界处的厄尔布鲁士山,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十九世纪时,沙皇俄国的埃马努耶尔将军就带领士兵攀登主峰,以确定军事制高点,由此“欧洲之巅”被视为扼守高加索山脉的重要据点。

        而在二战时期,德国人也盯上了这座山峰,并与苏军在此进行了一场恶战。

        三个多月前,在刚经历了列宁格勒战役进攻受挫的德军,决定卷土重来。

        他们这次的战略目标乃是在苏联南方,希望打通高加索山脉,从而进军巴库等地,获得丰富的石油资源。

        而且德军只要进入高加索地区,就可借此进入中东地区,切断英法在此的殖民地,获得大量资源,并对英国进行侧后攻击,以支援北非前线。

        由于苏联最高统帅误判德军动向,将主要兵力放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这让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得以长驱直入,苏军节节败退,先后在刻赤半岛、哈尔科夫遭遇惨败。

        德军攻占罗斯托夫后,打开了进入高加索地区的大门,德国最高统帅部发布第45号训令,实施代号为“鼠曲草“的作战计划。

        企图围歼部署在罗斯托夫以南及其东南的苏军,攻占北高加索。

        成功后从西面迂回高加索山主脉,夺取新罗西斯克,并从东面进行迂回,攻占格罗尼、巴库,随后占领第比利斯、库塔伊西、苏呼米等地域,与部署在苏土边境的26个土耳其师建立直接联系。

        德军的山地部队,主要由来自奥地利蒂罗尔的山民构成,他们不但装备精良,又是山地战的好手,这意味着苏军将面对一群可怕的对手。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1942年到1943年期间,德国第一山地师在高加索的战斗中,一共歼灭苏联3万多人,牵制苏联一个山地集团军和一个骑兵军,累计12万多人。

        战役打到了最后,苏联人都不得不敬佩这支来西欧国家的山地劲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