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忠烈祠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3章 忠烈祠 (2 / 3)
        1938年11月南岳军事会议之后,九战区便开始筹划在这片谷地建造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祭祠,至今动工已历时三年。

        祭祠模仿南京中山陵前低后高的设计,只是没有那么宏伟。

        通过一座高大的三孔牌坊,委员长漫步走入一方开阔的庭院,只见前面有不少石工正在叮叮当当地打凿着数枚炮弹形状的“七七”纪念塔石料。

        沿花岗岩石板和青石磴继续向上,此时纪念堂、致敬碑、享堂等主体建筑已经大致完工。

        负责工程官员一边介绍着,一边将委员长一行人引入享堂休息室。

        “委员长,还请你能留下墨宝。”

        薛岳不失时机的请委员长为祭祠题字。

        “这里很好,配得上英烈们。”

        委员长一路上都显得沉默寡言,这时很难得的开口说话,接着又挥笔题写“忠烈祠”三字。

        不知道是心情原因,还是过于重视,接连写过两遍后,委员长仍不满意。

        写第三遍时,委员长静下心来凝神慢写,但搁笔退后两步端详,仍不停的摇头。

        越是想写好就越写不好,最后委员长叹了口气,将写第一遍时的“烈”字换在第三遍幅中,返身往回走。

        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香炉峰下方,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

        忠烈祠共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墓葬分布四周,庄严肃穆,祠内有殿宇、石雕炮弹等景观。

        纪念碑形如五颗直指蓝天的巨型炮弹,象征着汉族、满族、蒙族、回族、藏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决心。

        南岳忠烈祠是华夏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中华民族阵亡将士的总神位就设立于此。

        下山路上,第一夫人见委员长闷闷不乐,便关切的问道:“达令,是不是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