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友谊的小船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7章 友谊的小船 (1 / 3)
        10月14日上午六点十五分,青岛码头。

        此时天还没有完全亮,码头上已经是人满为患,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望着远处的海面上。

        此时已是中秋时节,海边风浪很大,冷冽的晨风吹在脸庞竟然有了一种刀割的刺骨感,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收紧领口,以免让冷冽的寒风直往里面灌。

        但是即便如此,所有人却没有因此躲到一边去避风,而是如同标杆一样站立在码头,静静等待着战士们凯旋而归,等待着731部队的罪证展露在眼前。

        能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迎接的,要么是接到通知的各报社新闻记者、各媒体工作人员,要么就是奉命前来迎接的工作人员。

        不仅组织了庞大的媒体队伍和欢迎队伍,整个码头还张灯结彩,彩旗飘飘,拉满了各种各样的横幅!

        现场气氛隆重而热烈!

        虽然在系统买了保险,运输潜艇的航程安全性是绝对有保障的,但是为了更加符合逻辑和客观事实,杨帆自然不会在运输潜艇抵达山东半岛之前,就高调的披露整个行动过程,给日本海军留下想象空间。

        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怎么也得装一装怕怕的样子才符合逻辑。

        “谢主任,先喝一口热水暖暖身子,恐怕一时半会还到不了吧?”

        助手周先河从背包里取出了一个保温杯,很是殷勤的递给了《光明日报》新闻部主任谢柏莲。

        “好的,谢谢!”

        谢柏莲也没有推辞,笑着点了点头接过了水杯,拧开盖子后便冒出热气腾腾的水蒸气。

        “哇,不愧是军工品质的保温杯,这都好五六个小时了,还这么烫!”

        轻轻吹了几下,谢柏莲就试着喝了一小口,发现水温不低,就只能勉强小口小口的啜了几口。

        作为一名上层白领和成功女强人,谢柏莲当然不是村里刚通网的乡巴佬,手里的这个军用保温杯已经入手一年多时间了,但是每次喝水的时候都忍不住要点赞一句。

        不得不说这款来自系统商场需要凭票购买的军用温水杯非常高级,可以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保温24小时,远远超过了当前所有的保温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