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风云起山河动 (1 / 4)
每当我们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我们总会想起赵尚志、杨靖宇以及周保中等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
东北抗日联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他们不断发动游击战争,的确有力的打击了关东军。
但由于关东军的疯狂打击,加上抗日联军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深山老林的绝大部分密营损失殆尽,粮食、药品、盐等给养完全断绝,部队损失惨重,大部分壮烈牺牲。
抗联部队只好不断缩编,开展小型游击战争,最后保存了一部分精华和骨干力量,进入苏联境内整训。
在苏联整训期间还不断派小部队深入东北进行游击战。
其实人数更多的是东北抗日义勇军,鼎盛时期,总人数约50万。
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
这些武装部队无统一领导和编制,各自具有相当独立性;军费靠自筹或全国人民捐助;主要用轻武器乃至大刀长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样式打击敌人。
他们来自于:
正规军队和警察大队,领导人有辽宁的黄显声,吉林的冯占海,丁超等,黑龙江的马占山;
爱国土匪,如吉、黑两省的宫傻-子-宫长海、姚秉乾、李忠义、天照应张希武、一只鸡马鸣春、刘快腿刘万奎,辽宁省的项青山、老北风张海天等;
农民的秘密会社,如发源于关内豫东、鲁西、冀南一带随着关内老百姓闯关东带入东北的大刀会、红枪会等;
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除了东北各地的青年学生参加各抗日队伍之外,北平各大专学校及其他地方也都有不少青年学生出关投军,当然以东北籍学生为最多。
九一八事变后,被早期的苏联和关东军吓破胆子的张学良最终下令东北军主力于1931年最后一天撤离锦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