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下课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下课 (2 / 2)
        9月22日,国联电请中日两国各遵承诺,早日撤兵保侨,并由英法德意西等国代表继续处理本案。

        消息一经披露,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民怨沸腾。

        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党员大会上发表《国存与存,国亡与亡》的演说:“。。。如至国际信义条约一律无效,和平绝望,到忍耐无可忍耐,且不应该忍之最后地步,则中央已有最后的决心与最后之准备,届时必领导全国人民,宁为玉碎,以四万万人之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和国家人格。”

        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同胞书》“。。。为维持吾国家之独立,政府已有最后之决心,为自卫之准备,决不辜负国民之期望。”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虽然只是采取了忍痛含愤,诉诸国联,弥合分裂,准备抵抗的方针,并且这一方针虽然不仅没有对日军侵占东北进行抵抗的内容,并且还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但是,它与张学良的“不抵抗主义”是有区别的,其关键在于“准备抵抗”。

        九一八事变后,以上海《申报》为首的报刊代表中国民间在国内掀起了号召抵制日货,要求抗日救国图存的声音。

        事变以后,东北军不抵抗退出东北后,东北沦陷。东北军后被调至陕西、甘肃一带被中央军及晋绥军吞并。与此同时,大量东北流亡学生也聚集到西安。在东北军士兵和东北流亡学生中,酝酿着思念沦陷的故土,思念家乡父老的情绪,以及抗日救亡,打回东北去的思想。

        当时东北军共有陆军独立步兵18个旅,独立骑兵5旅,炮兵4团1营,工辎各一营,陆军总兵力18-9,505人以上还有很多部份地方兵力,枪支96,8-97枝,空军4个大队,飞机262架。海军船舰约3万吨。以如此大的兵力放弃中国东北令人惋惜。“不抵抗将军”

        张学良承受了巨大压力,张学良下令“不抵抗”也受到国民政府的严厉批评,但蒋中正仍然希望张学良前往南京商讨外交应变的方法,张却表示拒绝并改派万福麟入京。

        社会上纷纷流传的“嫁人当嫁火麒麟,生子莫若张学良。”这句话也不断被张学良听到,重压之下,张学良只有通电全国,引咎辞职,赴国外考察。

        卧-槽!能力不行,性格懦弱,五毒俱全,还老是想当老大。这下好了,地盘没了,没了根基,民心尽失。

        “看来黑龙江你也不想要了吧,我也暂时没这个能力,但再恶心一下关东军对我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