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箫凯与冷锋(二合一)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箫凯与冷锋(二合一) (1 / 5)
        在尉守府坐了不到十分钟,掾吏告诉鱼不智,太守大人已结束议事。

        鱼不智很快见到太守。

        巴郡太守赵部,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赵部算是一位历史人物,史料上有关于他的少许记载:中平五年,马相与赵祗在绵竹起事,攻克雒县,杀益州刺史郗俭,又进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间发展到十余万人,马相自称天子。不久又派兵攻克巴郡(治今四川重庆),杀郡守赵部,控制了益州大部……

        自称天子的马相,都未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太多印记,被马相顺手做掉的赵部,如果抛开他的太守身份,估计也就是路人甲那样的存在。而游戏中的巴郡太守,相貌威严。只是身体明显发福,看起来大腹便便,加上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忧色,显得有些憔悴。

        或许是因为逐鹿领屡立战功的缘故,赵部对鱼不智颇为随和。

        会面情形和鱼不智先前设想的基本一致:太守先是对逐鹿领取得的一系列功绩表示赞赏,接着询问一些细节,尤其是与马袁义两度交手的细节,再对鱼不智勉励了一番,赞扬他在阻击鼠潮和抵抗垫江黄巾战斗中的贡献。

        正当鱼不智以为,例行公事般的会面即将结束。。他可以脱身回领地时,赵部话锋一转,主动提起五斗米道在巴郡作乱的事情。

        五斗米道,又名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又被称之为五斗米道。五斗米道的说法,在当时是一种蔑称,就好比孔子收弟子时要收束脩(十条腊肉),但也没谁把儒家叫腊肉教。

        说起五斗米道创始人,很多人会说是张陵。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后来传给他的孙子张鲁,张鲁以五斗米教为基础,在汉中建立起了****的割据政权,直至最后张鲁投降曹操。

        可实际上,五斗米道真正的创始人是张修。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矅。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矅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根据《典略》说法,张修的活动年代应该是晚于张陵,与骆曜、张角同时代,是巴汉一带五斗米道的早期领袖。《后汉书?灵帝纪》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

        不难看出,以上史料比较明确的记载了张修较早活动的记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