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阿布卡赫赫论财富 (2 / 3)
逐渐接触得多了,于艮又发现李处能并非顽冥迂腐,遇事还是有些真知灼见的。今番对郭‘药’师的相面也好,观察判断也好,更是切中肯綮,法眼如炬。
于艮阅人亦多,对郭‘药’师当然也有所判别。更多的认识却是来自于历史,简直是郭‘药’师赤条条地站在眼前。
且不说三姓家奴事,单说董小丑和萧干。史上对董小丑并无记述,只知董小丑与郭‘药’师同时加入怨军,各领一营。后怨军叛‘乱’,大辽平叛时,郭‘药’师杀董小丑而降。耶律淳认为怨军从无建树,叛服不定,‘欲’杀郭‘药’师并解散怨军。萧干从中说和,保下怨军并救了郭‘药’师一命。北辽覆亡后,萧干以奚族自立,却被郭‘药’师剿灭……
李处能跟随于艮以来,教学尽职,做事勤勉,对于艮也是恭敬。却从未谈及出身来历,更无投效之意。顶多算是朋友合得来,随意搭把手,如此而已。或者也是在观察?却不知结论如何。
说好的王霸之气一散,各路雄豪纳头就拜,哭着喊着的要求卖命呢?
好吧,哭着喊着的也有,比如郭‘药’师,以及地上这两摊不知所谓的货……
“上师谬赞。”李处能只是淡笑,并不接于艮的茬,放佛没听懂话外之意。
“上次与任之谈及土地兼并,却未曾深入。今日便出一题供任之思考。郭‘药’师今日可杀,明日可杀,任其如何发展,我‘欲’平此‘花’脖山,皆是易如反掌。可是,除掉郭‘药’师,就没有赵‘药’师,耶律‘药’师吗?”于艮觉得应该放个大招了。
好吧,历史上是没有耶律‘药’师,却有个完颜‘药’师的——郭‘药’师被曾吴乞买赐姓完颜。
“上师所言极是。民生维艰,食不果腹,自陈涉吴广起,历代皆有,并不能除之。然此等宵小,不过是为非作歹,乘着天灾之时,更增加**。所谓劫富济贫者,从来都是劫了富,济了他的野心罢了。”李处能果然有见地,并且认真地思考过于艮所提出的问题。
“上师关于土地与人口的矛盾,乃王朝更替之本源,学生受益匪浅。历代先贤,确实是从未能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学生‘私’下里认为,此乃死结,无从解之。”
“然上师却称,根本之道在于让土地在财富中占比减少,让吃饭成为一个很小的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学生却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亩地,产一担粮,或者男耕‘女’织,或者打猎放牧,占得土地者,就占得产出。无论你占也好,我占也好,财富总是固定。无非是你得或者我得,焉能增加?”
李处能貌似颇为苦恼。上师所言必有依据,自是不会“忽悠”——这也是于艮创造的新词。
见师父和老师说得热闹,一众弟子也聚拢过来,沃淩也呼扇着大眼睛。这个席天幕地的课堂,还真是特殊呢。中间跪着两个杀人越货的强人,外围还有被二十卫士看守着的二百喽啰。
“任之问得好,但眼界不妨再放宽些。”于艮慢慢地解释。
这个时代对于财富的认知,还是狭隘。大概认为财富是个固定的总量吧。所以土地与人口的矛盾,还是容易理解。但或者你得,或者我得,总是零和。不患贫而患不安。富人占了土地,道德却不高,不肯与穷人分享……诸如此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