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一件莫须有的小事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一件莫须有的小事 (1 / 4)
        &8.

        此渔村名叫沙河子,二十多户,百余口人,靠着十余条小渔船为生。李处能推测,应该属于渤海遗民吧。不过村中最老的渔夫,也说不清楚三代以前的事情。

        汉人也好,‘女’真人也好,高丽人也好,若无文字传承,杂居三五代之后,就没什么差别了。

        昨日,大队人马沿着鸭渌江畔走来时,村民还是很惶恐的。上师吩咐在河滩上扎营,不必进村。不久后就有三个老年渔夫走过来,老脸笑得很皱,手里提着装满鲜鱼的鱼篓。

        李处能倒也可以理解,大概是村中长者过来探一探底细,或者是破财求平安吧。说的倒是汉话,但口音很重,听清不易。

        上师笑纳了鲜鱼,回赠了三袋面粉,三个老渔夫战战兢兢地接了。观其表情动作,面粉应该是很贵重的,装面粉的麻布袋子就更加贵重。

        估计村子里是不缺鱼的,但除了鱼之外什么都缺。李处能远观那低矮的茅屋,觉得比盆奴里的地窖子还差了些。三个老渔夫穿的,好歹算是衣服。打着赤脚,脚掌很宽。

        上师和蔼地问了一句,“老人家,此为何地?”老人家答曰,“……沙河子。”

        李处能虽然没有到过这种荒僻之地,却也知道得更多些。此处应为盐州辖域。盐州隶属于开州。开州为节度州,辖州三,盐州、穆州、贺州。辖县一,开远县。

        队伍是三天前离开‘花’脖山的,路过开远县城而未入。沃淩诸弟子逛完了州城,很失望,对等而下之的县城就更没兴趣。派伙计补充了些干粮面粉,就赶到了鸭渌江畔。随后晓行夜宿,沿江而下。遇到了这么个小渔村,上师倒是颇有兴致。

        “附近何处水最深?”上师致谢之后又问。

        这回算是问到专业人士了。三个老渔夫信心满满地回答,“下游五六百步处便是最深,深不见底。”还彼此作证,此处淹死过多少后生,不过水里讨生活的“贱渔夫”是不怕的,云云。

        李处能倒是忍住了疑‘惑’,上师敢是要抢渔夫的生意吗?

        三个老渔夫得了面粉,更得了安全的保证,兴高采烈地回村了,很是淳朴。一夜无话,今早却有十几个年轻渔夫过来了,人手一大篓子鱼,莫不是连夜捕来的?

        上师一律收下,还是每人回赠一袋子面粉,倒是把马车上的存货差不多出空了。胡里改人渔猎为生,吃鱼也是寻常。但松‘花’江里只是淡水鱼,此处距离鸭渌江口已经不远,捕到的是两合水鱼,口味完全不同,沃淩都吃疯了——鱼居然还有这种味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