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仓储时代的先锋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78章 仓储时代的先锋 (1 / 4)
        这也是张彦明喜欢用退伍兵的一个方面,执行力超强。

        这一阶段卖场的货物准备全是物流这边帮忙,所以货都从哪里来的,哪些生产厂家他们这边都有记录。

        甚至其中一部分货款都是物流给垫付的。

        后面马上就涉及到货源争夺,这是可想而知的事情,所以张彦明要求下面全额支付,一分钱货款都不压,等到最后图穷匕现,这个就可能是影响厂家的重要因素。

        90年代养成的习惯,或者遗留下来的问题,欠款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债甚至都登上了最高那张办公桌,很多状态良好的厂家被债务拖垮。

        厂子没有了资金,无以为继,只能关门,而欠债的人鲜衣怒马人模狗样继续着他的美好生活,这样的例子一抓一大把,却申诉无门。

        国内大型卖场,也不只是大卖场,普通稍微有点规模的超市,包括家电卖场其实本身都没什么资金,都是靠人脉做生意。

        通过什么关系拿到场地,然后办个公司,都是靠压厂家的货款来周转经营,捞取第一桶金。

        然后手里越有钱,越是舍不得给钱,资金越压越多时间越压越长。这就是超市供应链的实际情况。

        到后来,已经不只是压货款,还要压利润,他不管厂家的成本,只管自己这边的好处,扣点从几个点逐渐上升到十几个,二十几个点。

        就是和现在的某团差不多。

        结果厂家货走的越多赔的就越多,只好开始想‘办法’。以次充好,造假,减少实际含量,等等等等,差不多都是为了对付卖场扣利的手段。

        这还不是全部,厂家还要承受超市各种活动的成本,包括无上限打折和各种促销以及有奖销售活动的费用。

        然后又有人发明了各种摆位费,档头费,让厂家出理货员,促销员,反正就是把所有成本都转移给厂家,超市纯赚,至于厂家怎么活和他们没有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