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7章 会有人买吗?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7章 会有人买吗? (1 / 3)
        “产量。我们首先肯定要满足公司内部的需要,然后才是市场,这是我们老板定的。”张厂长笑眯眯的显摆。

        “你们现在年产量多少?内部还满足不了?”李舒服满脸的不信。

        “现在没有饱合生产,一年几万辆吧,我们初步计算内部需求应该在三十万台左右。我们公司职工比较多,部门也多。”

        “这么多?”李舒服满脸的不信。是真不信,现在国内除了一些国企,员工能上万那都是绝对的大厂了。

        “全国,全国,我们公司在各个省都有分部,都得配车嘛,还有职工要购买的,所以目前就无法上市,上市也没货。”

        其实张厂长猜得到李舒服这次来的目的。

        对于国内这些搞车的,尤其是这些‘乡镇企业’,张厂长还是相当关心的,都不时的会有报告传过来一些消息。

        这个李舒服向来喜欢收购,然后攒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背后叫他破烂王。不过他胆子确实大,敢出手,也舍得赔。

        “你们的发动机和底盘这些,用的是哪个牌子的?还有生产线。这些不需要保秘吧?”李舒服笑着问出了问题。

        这些当然不需要保秘,只要车一上市就公布天下了,保的哪门子密?

        “发动机暂时用的是菲亚特和狼堡,还有宝马的,我们自己的发动机生产线大概会在明年投产,具体时间未定。

        底盘和生产线都是自己的,生产线有一部分是脚盆货,我们自己进行了升级改造。”

        “自己产发动机?谁的授权?可以外销吗?”

        “没有谁授权,我们有自己的技术。只是有限于国内的具体情况,这才延迟了生产时间,需要改造的地方太多,还有材料问题。”

        发动机属于精密加工里面的精密加工,不是说有了技术就能生产的。

        虽然庐州厂当初的八家底子里有两家发动机公司,但不管是技术,工艺还是设备都比较落后,生产的产品在枫城看来都是淘汰货。

        这种发动机用在货车和微面上还能对付一下,国内市场也比较认账,但是不适合庐州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