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低调的商人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一章 低调的商人 (1 / 3)
        第七个,是为了反驳“犹太人兴华说”。

        “犹太人兴华说”大概是这样的,说在北宋的时候,已经有约1000余犹太人定居于北宋首都汴京,到南宋的时候,犹太人已有约5000人定居在中国,与国人杂居、通婚,并为两宋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传北宋的交子就是在犹太人的建议下发行使用的,犹太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划时代的,然后话锋一转谈到现世,继续世界政府和世界货币的那一套。

        “犹太人兴华说”这一谬论的逻辑是这样的:列举大家熟知的历史→对历史进行做出积极评价→对犹太人做出积极评价→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做出积极的评价→对现世犹太人想要做的事情做出积极的评价。

        该谬论的核心逻辑链在第一个“→”处就可以打住了,因为其逻辑不成立。

        北宋的时候,确实有相当数量的犹太人定居在汴京,据开封市通明弘治二年《重修清真寺碑记》中记载,北宋时期的犹太人相当活跃,因为犹太人“进贡西洋布于宋”,获宋帝下旨“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这道圣旨相当于是犹太人安身立命之本,从此,犹太人在中国开始了幸福而快乐的生活。

        这是《史学月刊》1997年第02期《中国古代犹太人姓氏变化考》的内容,那么,这些真实的历史是否能得出“犹太人兴华说”的一系列结论呢?

        1,犹太人为什么要来中国?

        这就要追溯到上古时期了,犹太人本就是来自东方的民族,所以,在犹太人的文化传承中也必然知道他们来自遥远的东方。

        与普通西方人的世界观不同,犹太人所知道的东方不局限在印度,而是中原,中原才应该是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的祖先——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家乡。

        所以,犹太人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就有找到“东方”的可能性。

        北宋时期的欧洲,正是黑暗的中世纪,政教合一,对于异教徒的迫害十分严重,在中东,犹太人也不受待见,所以,与其在以西世界寄人篱下,受尽迫害,为何不沿着祖先的足迹,寻找那遥远美丽的东方?

        换句话说,来到中国,是犹太人在迫害无助的生存环境下的一种选择。

        2,犹太人是怎么来到中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