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高人传功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高人传功 (2 / 3)
        进一步的,我们可以提高激光的频率,同时有足够的动量,不仅可以有效摧毁目标,而且再也不用担心激光的温度对发生器的影响。

        有动能的激光也可以成为飞行器的动力源,取代化学染料或者核燃料。

        从理论上可行,那么实际操作上可行吗?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是可行的,宇宙中就广泛有如此模型所描绘的存在——那就是“光压现象”和“黑洞”。

        光压,是射在物体上的光所产生的压力,既然宇宙中的光可以产生压力,那么光就必然有动能、有质量,根据量子力学的模型,光子本身是没有质量的,那么,只能说明宇宙中的光也在希格斯玻色子的引力场中。

        黑洞,本质上是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大部分光都无法逃逸其引力场,所以形象地命名为“黑洞”,黑洞巨大的引力场,可以不断地将空间中的物质聚集到一起,吞噬掉一切。

        但事实证明,黑洞并非是万能的,黑洞的引力场并非能将所有物质都吞噬掉,黑洞的附近有特殊的电磁场,正是因为有这些电磁场的存在,我们人类才能够通过仪器观测到,发现黑洞的存在。

        如果黑洞真的是万能的,那么我们将不会发现黑洞的存在;如果黑洞是万能的,那么整个宇宙将被黑洞所吞噬,但事实并非如此,黑洞也是天体,其引力场强而大,但依然有界。

        既然黑洞不是万能的,也没有吞噬整个宇宙,那么就说明黑洞的质量并非无限增长的,而是存在一种动态平衡——有进有出,学术界将“出”的大质量天体命名为“白洞”,推测白洞与黑洞有着某种联系,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设。

        我们几个师兄弟和师父在一起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黑洞所吞噬的物质,会在黑洞内发生改变,闭环变开环,再逃逸出黑洞的引力场。

        闭环变开环,也会影响黑洞的引力场,最终黑洞无法再约束物质,物质变成能量向空间中发射,逃逸出黑洞引力场的开环弦,再由开环变为闭环,转化为物质,黑洞就变成所谓的白洞,白洞就是一定阶段的黑洞,开环变闭环,取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运动状态,或者说振动频率。

        “瞬间转移”就是将物体不通过任何常规的运输方式,瞬间转移到他处。

        基于上述理论,如果将物体的微观结构,由闭环弦转化为开环弦,再利用电缆、光缆、或者微波技术,将这些特定的电磁波发送到指定地点的接收器,在转换为闭环弦,并回复物体原有的物质结构,即可在“以秒计”的时间内完成物体的转移。

        黑洞中逃逸出来的电磁波转化为物质,可以说是随机的,那么,“瞬间转移”这项技术的难点也在于,如何把物体重新按照原来的结构复原,这项技术的加密和解码将是非常精确的,是量子级别的精确,否则被传送的物体将会凭空消失。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项技术也可以让任何一个物体凭空消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