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百姓同源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八章 百姓同源 (1 / 3)
        美洲大陆的首要战略定位,与古罗马人和阿拉伯人所在的地区的作用相似,是为了防止雅利安人进入亚洲大陆,尤其是中原。

        同时,美洲大陆是从地球的角度观测宇宙并依此订立历法的绝佳且必要的观测点之一,美洲原住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观测基站的运转。

        另外,与非洲的人类一样,美洲是试验场,是检验人类,尤其是检验嫡系子民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的地方。

        基于后两点,美洲原住民没有被传授先进的文明。

        另外,我估计美洲还是高等生命的各种气候武器试验场,这一点纯属猜测,因为没有找到任何根据,目前无法形成逻辑链。

        在说玛雅文明之前,我先强调一下,我所说的“雅利安人”,是广义上的雅利安人,不管学术界怎么起名字,雅利安人也好,印巴罗人也好,印欧人种也好,吐火罗人也好,凯尔特人也好,斯拉夫人也好。

        固然,不同人种中之间仍然有细微的差别,但血统上仍然都是同源的,我用“雅利安人”进行统称,狭义上将不准确,广义上指的仍然是这些人种,是所谓“天帝的艺术品”。

        我即将要说的“泛阿拉伯人”,指的是两河流域的、阿拉伯半岛等地区的原住民、及其与艺术品的混血后裔,特征为操着同类型的语言和使用同类型的文字、基本信仰***教,同样,不管学术界如何起名字,闪米特族也好,苏美尔人也好,萨拉森人也好,波斯利亚也好,血统上同源,我就归为一类。

        其实“雅利安”和“阿拉伯”在各自的语系中,都有“高贵的”意思,用这样的词语称呼之,也是出于“学术上的礼节”,如果一定要将各个人种“求异去同”而论,就好比将中国的北方人和南方人进行区别一样荒谬。

        其实,大家要是明白“命名”的哲学意义,就不会再拘泥于“抠字眼”了,对每一种事物进行命名,都是为了方便记述和传播而制造的名字,主要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

        一个名字,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有时候即使叫错了,可是大家习惯了就那么回事了,例如“印第安人”跟“印度人”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有时候,一个名字更是这个事物的发现者的主观态度的体现,例如“印欧人种”这个名词的发明,就是在将印度人纳入己方阵营的“学术统战工作”而已。

        有时候,一个名字是为了混淆视听、或为了所谓的“创新”、或为了一些其他原因而杜撰的,例如“符拉迪沃斯托克”、“尖阁诸岛”就是侵略者为了更改地域属性而进行的命名。

        有时候,一个名字只是以讹传讹的音译罢了,例如很多地名。

        明白这些就好了,不要在意细节。

        在上古时期乃至古代的很长时期内,人类的航海技术都没有质的飞跃,远洋航行有很大的风险和困难,海洋自然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即使以现在的航海技术,在海洋上航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