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决战漠北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零五章 决战漠北 (1 / 3)
        从其它方面也可以看出匈奴态度的转变,在夏商西周时期,都没有太多的关于匈奴人对中原怎么怎么样的记录,最多就是匈奴人抢劫了边疆人民的一些粮食、牛马,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皇室势微,诸侯国纷争,匈奴人也趁机扩大抢劫的规模,同样是抢完就走。

        到了战国末期,匈奴人胆子就大了起来,占了河套地区,然后被赶走,然后又抢,翻来覆去。

        所以,在早期,匈奴基本上就是一个山贼的角色,抢了就跑,不会占别人的地盘,平时也就只能欺负欺负西域,像什么乌孙啊之类的,还是给中原还留有三分颜面的。

        到了汉代,匈奴人抢劫的规模和频率就升上来了,隔三差五就被抢,还烧房子,性质更加恶劣了起来,甚至跑到关中地区大抢一票走人,虽然没有占领土地,但是对于汉庭来说,已经无法容忍。

        更无法容忍的是,匈奴频繁地向汉庭“请求”和亲,边疆民族之所以喜欢和亲,特别吃这一套,也是因为血统,能娶一个中原贵族的女子做妻妾,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来说事莫大的荣耀,通婚了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好说话,对吧?

        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如果你们娶到了马化腾的女儿……啊不,我们是神仙,马化腾的女儿我还看不上了,换个人,就玉帝的女儿吧,对你们来说是不是一个莫大的荣耀?

        所以,将皇族宗室的女子嫁给边疆少数民族,是一种赏赐,提升了该族的血统地位,到了汉代,“赐婚”变成了“和亲”,从高高在上的“赏赐”,变成了不得不选择的无奈之举。

        赏给别人的,和别人主动来要,这是两个性质的东西,匈奴频繁的“请求赐婚”,就是频繁的索取,对于汉庭来说是一件很打脸的事情,所以,在汉武帝征讨匈奴的时候,才会动员到更多的力量。

        既然天帝的嫡系的统治地位被非嫡系的取代,那为何天帝不出手相助?因为高等生命已经在某个时段隐退,不再直接插手人类事务,任由人类自由发展。

        虽然中原人是天帝的嫡系1中的嫡系2中的嫡系3中的嫡系4,夏商周的皇族又是这嫡系5中的嫡系6,汉族的主体即使不是嫡系6,也依然是嫡系5的后裔,在天帝看来,这是无所谓的事情。

        换句话说,白登山之围对于天帝来说,只不过是汉族内讧,只要汉族整体不会被人灭掉,就没有必要去管,同时,在西边,天帝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忙活。

        但是,在匈奴统治阶级看来,他们与夏商周的统治阶级一样,属于嫡系6,而其他普通人民则不是嫡系,他们当然要和刘邦作对。

        至于高等生命是在什么时候隐退,又是为什么隐退的,要解释这个问题,会牵扯到《封神榜》所对应的那个时段,更牵扯到了西方神话传说中的“大天使战争”,由于要说的内容比较多,而且与我们这次的行动没有太大关系,所以等到闲暇的时候再说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