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逆袭的死光 (1 / 3)
我和人工智能交手两次,第一次轻敌大意,完败。
第二次,我的动作过于保守,在防守的同时没有进攻,其实当时我有很多进攻的机会,比如说抱腿摔。
但是,第一回合的落败让我有了心理阴影,所以我不敢进攻,同样是完败。
那么,我该怎么办,是对他发起猛烈的进攻?还是模仿他的招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我只有一次机会,从前两次交手来看,只要我在战略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个机器人只需要一个回合就可以杀了我,而这次,不会有人救我了。
所以,我应该先想好再动手。
仔细想来,这两种选择应该都不对,不管是猛烈进攻,还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都有心理战的因素在里面,如果我的对手是人,我猛烈进攻他会害怕,我模仿他他会震怒,但是机器人不会。
拳理,是客观存在的。
碳基生命表达出来的是形、意、动、静、攻、防等等。
硅基生命表达出来的是数学模型中的具体参数。
虽然碳基生命无法理解硅基生命的拳理,硅基生命也不能理解碳基生命的拳理,但是,两者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人工智能是由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学习得来的模型参数,就是客观拳理的数字化、图像化、模型化。
我之前两个回合的失败,恰恰证明了人类总结出来的拳理的正确性。
是我不遵守拳理,或轻敌耍帅,或失败后保守,甚至我还想无理猛攻,所以我才会失败,而不是机器不遵守拳理,所以取胜。
恰恰相反,机器遵守的,是自己实战千百次,总结、归纳的拳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