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恩威并施 (2 / 5)
“是比当年好许多,但也并未到天天吃肉的地步。而你们打了三仗,大军半数压在沿岸前线,三年过去竟还能吃的如此丰盛,真是令人不解。”
“呵哈哈……”百里燕负手大笑并未作答。
按正常的农业诸侯的国力消耗,持续三年的战争动员和消耗,战前储备的副食品应该消耗的差不多,咸军再富裕也该消耗过半。
卫国作为传统农业型社会,应对大规模战争时的副食品供应周期也就一年半,而且还不能顿顿吃肉,一年半后伙食会直线下降。
即便是工业化国家,长期处于战备和战争,社会资源也会面临枯竭,因此杜锐勋的判断并没有错。
然而开战至今,咸国并未做人力和社会资源的大规模战备动员,镇军补充的兵员都来自辎工营的二十万人,辎工营的日常消耗与镇军相当,甚至并不差,在总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战备库存消耗根本谈不上。
同时最近三年陆续招募的外籍兵,一边屯田搞养殖,一边训战扫盲科普,辎工营的缺额就被外籍军填上。
最后,国内农牧业发达,生牲畜蓄栏高,千岳山牧场的牛羊源源不断,收割机的批量集中使用,让农业产值急速飙升,谷物的增加又能用于精饲料喂养牲畜,又加速了牲畜长肥,所以战争开打三年至今,咸国的食物库存和牲畜非但没有减少,还大幅增加。
只要运输后勤和生产跟上,咸军现在能保证每天一线作战部队没人两斤半的精米,或是能量相等的面食,半两菜油,四两的鲜肉,亦或是等同能量营养的腊猪肉熏猪肉咸猪肉香肠牛肉羊肉鸡肉咸奶酪,同时还有糖果咸甜饼干和少量坚果的配给,二线部队供应稳定,内容会少一些。
反观卫军,三年至今一仗没打,副食品都攒在仓库里细水长流,副食品供应还不及咸军五分之一的量,其他的根本谈不上,基本上停留在吃饱饭的层面。
尽管不否认食物对士气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但后勤保障却很能说明国力问题。
中午营中用过餐后,二人回江泉细商咸军西进。
由于卫国与长孙接壤边境瘟病流行,百里燕只能取道志卫边境以北的卫国道路西行。
除了八千辆汽车,随行还有五千辆四轮辎重马车咬在身后,但速度远跟不上车队的速度,因此咸军仅能派出小股骑兵押运无力顾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