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新君风暴(4)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3章 新君风暴(4) (1 / 5)
        王楚梁转身退走,高勋拾起岸上奏本打开粗略一看猛吃了一惊,忙又喊住王楚梁:

        “王大人且慢。”

        “相国大人还有何吩咐?”

        “司农府每年拨款有如此众多项目吗?”

        “回相国,此处还仅仅只是急需开支,仅占全年开支项目的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高勋吃了一惊,他即刻想到姜亥在位时,财务一直未经他手,而是百里燕转呈咸王后由蒋浩内府负责核算,所以有内外账之说,他是不清楚司农府账目运作和开销明细的。

        王楚梁递上来的奏本中罗列了三百七十二项支出,大体分为军费开支、公务费用开支、人事开支,农业补助开支、教化开支、防疫开支等等等,最让他不可思的是竟然有多大六十余项开支是需要朝廷倒贴的,总额占到了全部款项的三分之一。

        仔细看完每项开支,高勋不禁费解。在他看来所有补贴性开支都是可有可无的,以教育开支为例,自古就没有朝廷出钱供平民上学的说法,也没有朝廷出钱给村里修路造桥的说法,更没有朝廷出钱补贴粮价国库亏本收粮的道理。

        “王大人,此前多年永兴侯都如此批复的吗?”

        “回相国大人,永兴侯在任时逐年订立的新规,每条款项皆有拨款之必要。”

        “此款项中给二十一处村寨,修桥修路也合规?”

        “启禀相国,永兴侯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村村通大路,方能促进商货运转,改变闭塞局面。

        而今仍有许多村庄道路艰难,消息闭塞,又因为道路闭塞加剧了村子贫困,青年劳力无不外逃。于是村中更拿不出钱修路,因此只能由朝廷拨款。待路桥修通,五到十年内,当初修桥铺路的拨款便能通过当地的税赋收回,因此长远看并不亏本。”

        “既是村中青年劳力出逃,为何不加以,禁止随意迁徙,如此地方不就有了劳力了吗,有了劳力,就有土地耕种,就有粮食和余力,不就能修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