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1 / 3)
        今年的端午节,林清末提前开始准备了。正月出来的时候从家里带的草木灰该派上用场了。林清末提前了三天打电话向母亲问过了注意事项,然后出门买了粽叶、用来绑的绳子、糯米还有芸豆。咸鸭蛋早在半个月前她就腌制起来了,这个时候应该正好。这也是林母说的。肉在包粽子前腌上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她打算包几个咸蛋黄肉粽还有几个芸豆的。芸豆她做成蜜豆然后再包进粽子里。这是她从以前的同事那听来的,据说很好吃。因为楚莫非喜欢甜的,所以她想试一试。如果好吃也可以教给母亲,因为林母也很喜欢吃甜食。倒是如今年龄大了,会克制一点了。

        其实离端午节也还有两天,不过以前在家的时候林母都是提前几天就把粽子包好、煮好的,每回都是赶在端午节前吃。在家的时候都在林清末的外婆家包粽子,大姨、外婆还有林母一起包,然后在烧柴火的灶上用大锅煮上四五个小时,你能闻见草木灰和粽叶混合的香味,当然还有糯米的香味。不过刚出锅的粽子不是最好吃的,而是第一次晾凉以后的,口感才最好。每回端午节,林清末都很期待,而且一次都能吃两个。不过她每年都固定只吃十个粽子,东西再好,也要有克制,否则吃多了,下一次就没有吸引力了。

        原本楚莫非说要和林清末一起包,可惜她还要上班,如果等到楚莫非休息,那端午节就过了。所以林清末说还是自己一个人来,可以留一些草木灰,等楚莫非放假的时候再一起包。

        前一天晚上,林清末就把买来的粽叶泡好了。吃过早饭,楚莫非去上班,林清末收拾好厨房就开始洗粽叶了。经过一夜的浸泡,本来干燥灰白的粽叶不仅散发出独有的香味还变成了嫩绿色的。想来是被摘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颜色。林清末特意挑了小一点的,这样就算一次吃两个也不会觉得多。而且像她这种初学者,小一点也许会好拿一点(这是她自己认为的)。每一片都仔细冲洗干净,林清末又把用来绑粽子的棉线洗了洗,虽然是捆在粽叶外面的,但还是不能忍受不洗。洗完棉线,开始洗糯米,然后沥干水分,一切包粽子的准备工作就算好了。肉已经在起床的时候腌好了,林清末喜欢味儿重一点,所以就时间久一点。收拾好台面,林清末把自己腌制的咸鸭蛋也敲出来。用来包粽子的咸鸭蛋,蛋黄必须是流油的,这样吃起来才香,蛋白就只能扔掉了,因为已经咸的不行,入不了口了。不过林清末留了一点点,准备晚上切上肉丝,再重新放两个新鲜的鸭蛋蒸起来吃。这也是从母亲那儿学的。因为舍不得扔掉就想了这个办法,味道还是挺好的。

        用芸豆做的蜜豆也准备好了,林清末是昨天做的,这样才足够凉,足够硬,足够有嚼劲。

        回忆看外婆包粽子的手法,林清末笨拙的往漏斗状的粽叶里放糯米和馅儿料,这两步都完成的很好,但是要包出形状却很不容易。就算提前咨询了母亲注意事项,第一张粽叶还是破掉了。林清末只能多加一张,很不容易的完成了第一个,形状丑陋,绳子也绑的乱七八糟的。

        林母说一定要绑结实,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也好看好吃。如果松松垮垮的,煮好的粽子就软塌塌的而且一点也不好吃了。

        因为只有两个人,林清末只准备了十个粽子的分量。每种五个。虽然形状都不怎么好看,甚至不太像,但是都包的很紧,而且完全不漏米,这样勉强算是可以了。多出来的蜜豆,林清末放进了冰箱里,准备做成红豆冰给楚莫非吃。

        在家的时候是放在灶上煮,所以林母也不知道用高压锅煮要多久。林清末只好在网上查,然后根据网上认可度比较高的步骤进行操作。先在锅底放上三张粽叶铺满锅底,然后放上草木灰、粽子,最后倒入清水,水量没过粽子两寸左右。完成后盖上盖子上火煮,等到限压阀开始排气就转小火煮。林清末调好了闹钟,等待着。

        等粽子的时间里,林清末泡了一杯咖啡,然后拿了一本前两天没看完的书在飘窗上坐下。

        本来以为要弄到中午才可能好,但比她预想的要快很多。还只有十点多一点。

        《人生海海》这是林清末在看的书。作者麦家从一个小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谜一样的上校的故事。林清末还只看到一半,但故事内容很吸引她。

        林清末看的书算不上多,或者说应该是很少。在她自己看来远远不够,但是看着看着,她觉得,越是成功的作品就越是大胆直白,不管是对什么境况的描写都是。就连人们觉得最隐秘的不应该大张旗鼓去说的事,也能清清楚楚的写出来,并且让看的人不觉得有其他想法,这就是成功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