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三节 教育 (2 / 4)
热水澡有助于恢复精力。
晚饭很简单,数量也少。天浩解释:没有挖够定额的泥炭,只能吃到这些。
没有吃饱的宗光依依不舍放下空碗,跟着天浩离开房间,在一群手持火把的卫兵簇拥下,穿过大街,来到位于城市东面的工棚。
这是一座半露天的建筑,四周点起好几个火堆,不是为了取暖,而是为了照明。
多达数百的女人在工棚里忙碌着:白天挖出的泥炭在这里集中,她们用水将一种粘稠的胶泥稀释,像和面那样与泥炭混合搅拌。
这项工作是在一个边长三十米的方形地框里完成。湿漉漉的泥炭被她们用金属盖板用力碾实,用一个半径二十厘米的钢制圆形筒状模具压成扁圆,再用一个形状奇特,焊着六根粗大钢棒的平面把手用力按压,拔起来的时候,扁圆的泥炭块规则又完整,中间均匀分布着六个孔洞。
宗光觉得很好奇,看着整整齐齐叠摞如小山的泥炭块,他不解地问:“泥炭直接放在火里烧不就行了吗?何必这么麻烦?”
“大块的泥炭不好烧,这是物体结构与形状带来的问题。”天浩弯下腰,信手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眼睛里透出超越这个时代的微笑:“烧火做饭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平时我们引火大多是用干草和枯树叶,因为它们很薄,一点就着。在它们燃烧的基础上添加细树枝和松明,然后在逐步添加大块的木柴或泥炭。”
宗光点点头,他知道这是蛮族人平时生火的正常程序。可是听天浩说了这么多,感觉与眼前这些打孔的泥炭毫无关联。
“树枝为什么好烧?因为它们体量不大,有足够的空间让火焰钻进来。大块的木柴和泥炭则不同。你想想,那么大的一块放进去,刚生起来的火一下子就被压灭了。”天浩没有提及空气,这对没有科学概念的野蛮人来说根本无法理解。他只能从体积方面进行解释,显得通俗易懂。
宗光思考了很久,恍然地扬起眉头:“就像一间只能住两个人的屋子,偏偏要挤进去六个人。”
天浩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明白问题根源才会想到去解决。至于其中真正的原因,需要更多好奇者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探索。科学就是这样产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揭开秘密的**。
自己找到答案的感觉非常好,兴奋在宗光的身体里涌动,看着那些正在忙碌的女人,他眼睛里再次产生了新的疑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