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瀛国公九千九百岁 (2 / 7)
当然,瀛国公没有特殊爱好。
后者是特意被调来加入瀛国公侍卫营的,而且是侍卫营的营长,以此满足瀛国公的恶趣味,毕竟左有李自成右有张献忠的感觉让他很爽。张献忠此前因为在无锡战场的表现被提拔为哨长。。不过由荡寇军改编的靖难军第十二军,并不在这次参战行列。他们仍然需要留在无锡,警戒苏州方向的团练,倒是李锦因为战功被提拔为营长后,再升一级到南京第一军当步兵旅长。
而这次北上参加决战的,就是南京五个军再加上以凤阳杨家庄户为核心,再上凤阳,庐州和太平等地招募新兵编成的第十六和十七两个军。
实际七个军。
另外就是杨信的直属队。
两个骑兵旅,警卫旅,一个重炮旅,一个工兵旅及其他各类后勤保障部队,加起来差不多也有一个半军的兵力。
最终实际参战八万五千人。
而他们的对手是六个骑兵军约三万精锐骑兵。。一万五千弓骑兵,再加上六个步兵军的约五万步兵,既然是朝廷的军队,就不要指望他们不吃空饷,祖大寿,贺世贤这样的,能让部下满员那才是奇迹呢!
所以天启的天子十二军十二万人是有水分的。
卢象升也不是熊廷弼。
话说熊廷弼都知道容忍贺世贤吃空饷呢!
双方兵力差距不大。
至于东线的团练,卢象升并没有调往淮北战场,在靖难军打到浙东之后就更不可能了,许都部下可不能再丢了杭州。
但卢象升的骑兵优势太明显,尤其是那三万精锐骑兵,那是真正的精锐,装备精良,身经百战,大明在关外八年战争,磨练出这样一支辽东铁骑,哪怕弓骑兵也是顺义王等各家挑选出的精锐。而骑兵碾压步兵的思想根深蒂固,四万五千骑兵的实力几乎令人颤栗,可以说几乎所有人,甚至很大一部分靖难军官兵,都认为对手的优势明显。但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