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细致阐述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二章 细致阐述 (4 / 5)
        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傅斯年先生在其《跋陈擿君春秋公矢鱼于棠说》首次发明:"物即图腾",可谓真知灼见。

        其实先秦文献所见诸多"物"字,很多都是这样的释义。

        如《尚书·旅獒》:"毕献方物"。

        《诗·大雅·生民》:"有物有则"。

        《左传》中《隐公五年》:"取材以章物采"。

        《桓公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

        《宣公十二年》:"百官象物而动"。

        《国语》中《周语》:"服物昭庸"。

        《越语》:"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以及《周礼》中《春官·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司常》等"旗物"。

        《大司乐》:"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等。

        日国才俊讲完了青铜器的用途,时间还有不少剩余,便又抓紧阐述了青铜器的鉴别要点。

        鉴定青铜器,有几种方式,几大要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