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人同出一脉 (3 / 5)
村子就这么大,如果这些村民都藏起来,人数太少,不合常理,所以让他们戴起傩面,就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这些都只是猜测,严语总不能一个个扯下傩面来辨认。
这些想法快速从心中闪过,直到严语走到祠堂前头来,严语才抽离出来,回归现实世界。
此时传来的锣鼓敲打声显得很是刺耳,甚至有些俗气,与眼前有些超凡脱俗的祠堂显得格格不入,更像是敦煌山的人故意做出来戏耍严语二人的一样。
这座祠堂很是古朴,无匾无联,祠堂里也没有供奉什么先祖,好似一个空壳子。
但总给人一种并不属于凡间的感觉,就好像几百上千年来,这座屋子都游离在人间之外,悬浮于现实与虚幻的灰色地带,唯有历史冲刷掉他的皮肉,只剩下一个苍白的骨架。
几个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年纪已经很大,头发稀疏,留着胡子,但满面红光,如果不是头发少了些,倒也可以称得上鹤发童颜了。
为首一人穿着长褂,如果在别的地方看到,严语少不得认为他在拍戏,但此时看着,却又自然得体,就好像他生来就该穿这样的衣服。
田伯传走到前头来,朝长褂长者介绍说:“赵真人,这位就是严语,是胡局今次推举的顾问。”
长褂长者双手背负在身后,连点头示意都没有,只是面含微笑地打量着严语。
田伯传难免有些尴尬,朝严语介绍说:“这位是敦煌山的赵同玄赵真人,与赵同龢真人同出一脉……”
“与赵同龢同出一脉?既然是赵氏嫡系,为何不留在龙浮山,而是搞了个敦煌山?”严语心中也有些诧异,不过面上却仍旧保持着平静。
“原来是赵家的长辈,不知道该尊称您一声师叔,还是师伯?”
严语早先是不接受赵同龢的,似乎也没有叫过他一声师叔,但打从梁漱梅口中得知了赵同龢的故事,严语的敬意也是油然而生,对赵同龢早已改观。
毕竟是长者,严语放低姿态也是理所应当,不过赵同玄似乎并不领情,只是冷哼了一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