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尘封的往事 (2 / 4)
我有些犯懵了,难道是昨夜大娘偷偷给我装下的?……
我突然回想起了一个细节:二傻和我给羊圈里的羊喂水的时候,我的麻布口袋就撂在大娘家的屋角里。
后来,我意外地发现了包裹猪头肉的“协查通报”,惊慌失措,拔腿就跑,牙根就没注意到这袋子里还塞进了东西。
不过,我当时下山时,这条麻布口袋里可是干干瘪瘪,空空如也啊?
这似乎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好心肠的大娘,在我和二傻喂羊的空档里,她老人家成心给我捎上的。
多么仁慈,多么善良,多么无私,多么朴实,多么崇高的农村母性啊!
而我,这个萍水相逢的不速之客,非但没有称谢领情,就连一声招呼,一个照面都不打,就撒腿而去,不辞而别。
我鼻子顿时一阵发酸,眼眶湿润了。内疚,彷徨,就像瘟疫一样纠缠着我,吞噬着我的灵魂,刺痛着我的心。
巫喜财和傅毅一行人,越岗过岭,抄小道,走近路,两袋烟的功夫,就来到了相邻的“
喇嘛村”。
“喇嘛村”村支书“燕牯子”,早已在村口的老刺槐树下恭候多时了。原来,巫喜财和“燕牯子”是同窗,现在俩人又都是坐镇一方的“土皇帝”,彼此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密切着呢!
巫喜财从家里面出发前,就给“燕牯子”打了电话,让他无论如何都要耗上一天半宿,陪自己的“客人”去寻访“一眼通”,具体是干嘛事,巫喜财也没有在电话里告诉“燕牯子”,只是给他撂下一句话,“别打听,领着道就行!”就连巫喜财这些“客人”是何方神圣,这“燕牯子”也是蒙在鼓里,一无所知啊!
“燕牯子”并非长得人高马大,恰恰相反,这家伙身材矮小瘦削,皮肤白白嫩嫩的,文文弱弱的,一眼看上去,像一个扭扭捏捏的娘们,更像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书生。
不管怎么说,“燕牯子”的这副尊容,让人咋看就不像一个种田的庄稼人,这是“燕牯子”留给傅毅的第一印象。
很显然,“燕牯子”可能是他的绰号,或者是多事者对他的“贬称”。
“燕牯子”为人似乎很厚道,很实诚,人情味儿也很浓。未及巫喜财逐个介绍,他就迈着轻盈的小碎步,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来,同傅毅、窦罡他们一一握手,只是把巫喜财给不冷不热地晾在一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