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大封(1)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大封(1) (1 / 2)
        宫墙之外,暂且不说赫连燮千里迢迢赶到东离与安之珞见面所谓何事,且说宫墙之内,龙梓寒匆匆赶回,一路走到武英殿,只见殿内已然站了一群老臣,新晋为尚书令的乔若隐也赫然在列,一群人吵吵嚷嚷的争执着什么,见到龙梓寒走进来,顿时都静默了下来。

        各自行礼之后,龙梓寒抬首看向了上座的龙朝子:“父皇唤儿臣前来,不知所谓何事?”

        “梓寒,北漠遣使团而来,意欲与我东离交好,为显郑重,你可愿娶四公主穆潇潇为王妃?”龙朝子看着自己座下这个被他一手教导着长大,虽然尚且年轻,却已足够聪慧的皇儿,心下满意。

        龙梓寒是龙朝子真正花费了心思去培养的,不仅是因为他是檀皇后的嫡子,更是因为龙梓寒是众多皇子之中与他最为相似的那一个,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在为龙梓寒铺路了。不论是幼年时的文武教导,还是前几年交付于龙梓寒平定东海之乱的赫赫军功,亦或者这段时间以来亲力亲为传授的帝王之术,这些都是曾经的大皇子和龙梓寥不曾有过的。

        从一开始,太子之位便是龙梓寒的,无人可以争得。

        龙梓寒神色一正,耳边响起安之珞方才的字字句句,衣摆一掀便直直跪下:“父皇,为我东离盛世太平,儿臣愿意娶四公主为妃。”

        俯身扣头,额头抵在冰冷的大理石上,那刺骨的寒意让龙梓寒从未如此清晰的认识到,他与安之珞,从这一刻开始,便是彻底的断了。今后,他们只能是、也只会是朋友。

        “好。”龙朝子嘴角含笑,欣慰的点头,起身走下来,亲自扶起龙梓寒,当着六部重臣的面直接对礼部尚书说道,“明卿,擢礼部则个吉日,封六皇子睿王为太子,迎娶北漠四公主为太子妃!”

        话音落地,吏部尚书宫家家主就微微变了脸色,抬眼看了一圈,不禁心里一叹。今日除却六部的尚书之外,三省书令首次俱全,就连长年不上朝的殿阁大学士程老也在,这一看才如此明了的让他知道,什么叫做今时不同往日。

        放在一年前,朝中重臣之位尽数被四大家族掌控,韩家的刑部,颜家的兵部,玉家的工部,宫家的吏部,户部被韩家占据半壁江山,剩下的礼部虽是帝君直属,但往下的侍郎等官职中,四大家族占了大半。

        而如今且再看——刑部尚书鲁申翁为人刚正,乃是帝君年幼时候的同窗;兵部尚书杨九长袖善舞,乃是帝君唯一定居长安的皇妹胥阳长公主的驸马;户部尚书程魏更是程老的嫡孙,按辈分还得喊帝君一声师兄;礼部的明尚书更是从头到尾都是效忠于帝君。更不要说三省书令了。

        而帝君当着这么多重臣宣布立睿王为太子,便是敲定了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那他宫家暗地里支持二皇子岂不是……

        宫家家主偷偷抬眼看了眼面色沉静的玉家家主,只见玉祁面色淡然,不悲不喜,看不出任何的情绪,不由的在心底啐了一声。这玉家就是个油米不进的铁桶,仗着文臣底蕴深厚,又有玉老坐镇玉家,就连帝君都要卖几分面子,如今颜老暴毙,说不得就是帝君的意思,韩老又早早的薨逝,看这情势,下一个说不定就要轮到他们宫家。

        这四大家族都是开朝的老臣,但是往细里说起来,宫家是垫底。韩家祖上军功赫赫,地位无人可以动摇;颜家代代经商,家底丰厚可敌半个国库;玉家文臣清流,旁支都出过不少的士族,更不要说还有玉老这一位学子们都敬仰推崇的大儒;而宫家,最开始是从医,后来才慢慢出入朝堂,丢了本家的根,自然怎么也站不住脚,早前还有一两个能在太医院说得上话,而如今有凌正和钟行两大医正压着,宫家的几个太医根本没有一点可以说话的份。

        大厦将倾,帝君这是要收权了啊……

        想明白了这一层的宫家家主,在心底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龙梓寒的晋封,大抵就是帝君给出的最后警告,警告宫家——要么,孤注一掷继续站在二皇子的阵营;要么,识时务地站到六皇子的阵营里来。

        思及此,宫家家主眼中渐渐清明,拱手对着龙朝子恭敬说道:“陛下,既然睿王殿下即日便要晋封太子之位,那先前教导睿王殿下的几位夫子是否要按律加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