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三章 探讨 (1 / 4)
观点大致一样,在不涉及客观规律的争辩时,甚少分歧,这是净土的常态。
和餐桌旁的男女们一起抨击陈旧的专利、知识产权等概念,话间,方然也会想起,这算不算是丧失了思想的多样性,
然后便否定了这一设想。
多样性,在旧时代末年,一度被炒作成很时髦的概念,然而凡是笃信“文化多样性”,“思维多样性”的组织、国家乃至文明,无一例外,全都付出了惨痛代价,被那些对外鼓吹多样性、对内却严打分歧的对手击败。
那是否所有饶想法,都一模一样,就像流水线的产品那样才好呢,
当然不,而是一般来,“合理”的思维、意识乃至行为多样性,根本无须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凡是借“多样性”而讨要话语权的东西,都很可以,盖因其往往与公序良俗、甚至客观规律相悖,自身并无一点可取之处,乃至于除了“多样性”的虎皮外,居然没有任何的亮点,去蛊惑劳苦大众。
类似事物,在旧时代末年的人类社会,简直比比皆是。
今的净土,那些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实则百无一用的人和物,都近乎绝迹;
从热衷行为艺术者、到杠精的一系列角色,都只为民众的角色体验而存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见不到。
与旧时代民众,乃至诸多社会学家所认识的相反,一个高度发达、世界大同的文明,并不会呈旧时代末年的病态、畸形之群魔乱舞,而是会在社会各领域形成高度的共识,即便在人文艺术领域,百花齐放,
那也绝不会是分歧,而只是一种正常的个性、偏好之差异。
白了,一致的反义词,并不是对抗,而是差异,这道理何其简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