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消耗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一八章 消耗 (1 / 3)
        灭绝,几乎一切人将要面临的命运,让方然遍体生寒。

        会做出这样的预测,并不是说,他认定了那些在剧变中夺取控制权的it人士,全都是冷酷无情的杀人狂,而是凭借逻辑上的推测,觉在“系统管理员”的位置上,倘若要自保、要生存,就只有这一条路,而别无其他任何选择。

        资产主义之后的时代,拨开迷雾,真相就是如此残酷。

        一方面,当今时代的科学技术进步,在应用层面成果斐然,“全产机”即将面世,功能也在不断加强,事实上就连一些原本认为不可或缺、无法被机器完全取代的领域,也在庞大的科研、生产、运行联合体面前沦陷。

        譬如农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产业领域,为所有人提供食物、本质上也就是提供低熵源的庞大体系,在今天也有了被取代的趋势。

        “人造食品”,在过去若干年,往往用来指代食品工业,哪怕经过若干道加工流程而面目全非、看不出一点天然的样子,几乎也还是用传统农业的产品来作为原材料,非但无法脱离农业,反而对其十分依赖。

        但在西历1485年,联邦产业巨头“孟山都”向提交计划书,一切即将被改变。

        孟山都,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生命科学产业巨头,传统业务是向农业联合体提供从种子到农药的一系列产品,但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该公司的新动向之一,则是开展人造食品的研究,尝试不借助任何传统农业的手段,“凭空”制造出食物。

        这种研究方向,并不新颖,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一些研机构与公司做过,取得的成果,也异彩纷呈,从离体牛肉到全合成营养块的诸多产品,让很多人感到新奇。

        但所有这一切研究,最终走向市场的,却几乎没有。

        原因,无外乎是成本和口感,相比于传统农业的产品,人造食品的研究成果,要么口感与传统食物类似、甚至更好,成本却高的吓人,要么成本与传统食品类似、甚至更低,口感却根本就不配被称为食物。

        两者不可兼得,也难怪这一领域长期停滞,没有多大的进展。

        但是在新的大形势下,倘若不考虑“成本——口感”的二元矛盾,而仅仅追求其中的一项,则这些研究还是有其价值,也逐渐进入了有产者的视线。

        动机是明摆着的,有产者,为自己筹划奇珍异食的时候,显然不会顾虑什么成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