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海拉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海拉 (1 / 3)
        顾名思义,端粒酶的作用,是在DNA完成复制后,修复因复制过程而磨损、消耗的端粒。

        细节无须赘述,总之,基本上将其补缺到一开始的长度。

        直观上看,端粒酶的存在,是对DNA复制的缺陷加以补救,让染色体、顺便也让细胞不再受分裂次数的限制,复杂生物用来繁衍的细胞,配子,端粒酶就发挥着作用,让细胞的分裂不会伤及端粒。

        理论上讲,端粒酶活跃的细胞,分裂能力接近于无限,即便已经分裂到若干代之后,仍然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

        不考虑分裂过程的突变,每一代分裂出去的子代细胞,和亲代完全一样。

        思路至此。端粒酶这堪称神奇的存在,就成为衰老研究、甚至长寿研究的突破口。

        道理十分浅显,细胞的衰老,以至现今一切生物的衰老,似乎和细胞分裂的次数限制有关,而分裂次数的限制又来自端粒磨损,那么,倘若用端粒酶,或者其他神乎其技的手段,将DNA长链的末端修补,应该就可以让细胞恢复活力,破除分裂的限制,让衰老的身体重返年轻时的状态。

        若干年前,衰老研究者的普遍观点,今天看来仍然是一种理想化的愿望。

        即便在当时。。西历1440年代的科学界,很多人就对“端粒酶抗衰老”的设想提出质疑,他们的理由,和方然后来想到的几乎一样。

        端粒酶,修补染色体端粒的神奇物质,其实在很多细胞里都有。

        除大家都能想到的繁衍配子,端粒酶在很多生物的幼体细胞内都呈活性,待其发-育成熟后则失活,消失;和寻常情形相比,另有一种细胞内的端粒酶,活性甚至会更高,然而人类却谈之色变:

        坎瑟细胞。

        坎瑟,夺取生命的恐怖恶疾,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但总而言之,无非是原本正常的体细胞DNA失控,进入疯狂复制的状态,对身体毫无用处的失控细胞大量增殖。。拖垮新陈代谢,而最终导致人的死亡。

        大多数种类的坎瑟细胞,分裂、增殖十分迅速,根本没有一点分裂次数受限的迹象。

        这种情形,提示研究者对其进行端粒酶检测,结果85%以上的坎瑟细胞中,原本应该失活、消失的端粒酶,居然十分活跃;这就解释了坎瑟为何来势汹汹,很难被彻底击败,除人体免疫系统的失灵外,坎瑟细胞无穷无尽分裂繁衍的特性,也让其成为了一个近乎不倦不死的可怕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