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四章 资源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六四章 资源 (2 / 3)
        一边是战争,一边是科研,除此之外的其他开销,自不必说,阿达民都慎之又慎,动机,则已不仅仅局限于对胜负的忧虑。

        时至今日,方然已无法确定,甚至求助于“强人工智能”也无济于事,他完全不清楚盖亚表面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赖以开展一切生产与生活的基础,在盖亚大战、掠夺开发的压迫下,能坚持多长时间。

        这种担忧,如果是在旧时代,必会招致一大批人的嗤笑,认为是“杞人忧天”。

        这方面的突出例证,方然记得很多,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有“石油枯竭论”,大约流行在西历十四世纪初。

        当时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石油,作为一种远古生物变质而成的不可再生资源,在盖亚地壳中的储量有限,不仅如此,其中可能被人类开采的储量,更加紧张,以当时的世界石油年产量(近三十亿吨)测算,至多五十年,全世界的石油就将枯竭。

        从那以后,几十年时间过去,全世界的石油年产量一直在攀升,探明储量也在攀升。

        在全面核战前的时代,相关研究普遍认为,石油“或许在五十年、甚至三百年后才会枯竭”。

        一种曾被认为几十年后枯竭的资源,高强度开采了几十年,现在却仍然“还有几十年就会枯竭”,这未免太荒谬。

        由此,让相当一部分人的认知,出现偏差,程度较轻的只是对科学表示怀疑,进而认为石油资源十分富裕,自自己的短暂一生中,绝对无须担忧。

        考虑到凡人的一生,至多几十年、上百年,这想法倒也有几分道理。

        而另外一部分人,认知则出现重大谬误,不仅否认石油资源的宝贵性,甚至认为,石油并非源自古生物沉积,而是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按照这种理论,盖亚表面的石油资源是源源不断的,根本就不会枯竭。

        这一理论,直到西历1506年的今天,也未能被证实、或者证伪;

        只因盖因管理员们无暇他顾,不会消耗资源,支持这类没有眼前利益的科学研究。

        但,身为GPL大区的管理员,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是起码的素养,方然对石油这一关键资源的前景,则深感忧虑。

        且不论石油究竟是怎样形成,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无从回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