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9章:宋明隋的应对,汉中太守班超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29章:宋明隋的应对,汉中太守班超 (3 / 6)
        没了赵光义搞事情,宋国军政两界一片晴明,再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赵匡胤一人身上。

        宋国完成极限扩军之后,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五万,可是赵匡胤却依旧不满意,毕竟扩军后的秦军总兵力肯定在一百二十万以上,最少也会动用八十万大军攻打中原。

        秦军的战斗力本就强,装备还好,中原军队在这两方面很难比的上,只能在数量方面都下下功夫。

        赵匡胤有意在征兵五万,毕竟宋国的财政还算宽裕,可钱财方面虽然够用,但粮草储备却不够支撑四十万大军的消耗,于是赵匡胤就打起了花钱买粮的想法。

        赵匡胤派出使者四处打探,可无论是魏明,还是吴楚,都不愿卖粮草给宋国,毕竟在这种关键时刻粮草比钱财重要多了,而大秦就更不可能资敌了。

        购粮计划失败,赵匡胤也只能放弃继续扩军,不过申公豹的提议,让他又打起了瀛州的注意。

        瀛州被秦魏宋吴明五国占领之后,魏宋明三国却并没有秦吴两国一样,在瀛州设置郡县,化夷为汉,而是竭泽而渔,不断的压榨瀛州来获取财富和资源。

        如今魏宋明三国的战略储备,很大一部分就是从瀛州压榨来的。

        宋国在瀛州获得到了太多的好处,所以申公豹提议和秦军彻底撕破脸后,想联合魏明两国把秦国势力彻底驱逐出瀛州,毕竟有瀛州作为后盾的话,中原三国的战争潜力也会更大。

        赵匡胤觉得申公豹此计很好,于是命其暗中联络魏明两国,商议瀛州之战究竟打不打?而打的话又该如何打?

        就在中原三国都将目标瞄向瀛州时,汉中之战已经分出了胜负,秦军大胜,蜀军打败,丢了汉中后退守剑阁,而李嗣源也率本部兵马逃入了海州。

        隋王杨广得知李嗣源来了海州,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他以为李嗣源是来投靠自己的,李嗣源手中的兵力虽不多,但战斗力却并不弱,等到秦军来犯也能提供助力。

        可当李嗣源打出蜀汉陇西王的旗号,以此来寻求隋国的庇护之时,杨广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原来搞了半天原来是他自作多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