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4章:秦隋洛阳条约的内幕,张良提前两年的布局 (2 / 6)
隋国内部觉得这笔交易虽亏,但也只是小亏,尚在承受范围之内。
而且割让十县,换来一县,有去有回,那就不是割地了,而是换地,说出去也好听点,对上对下面子上也都能过去。
可河关毕竟还在大秦手中,而大秦向来都是只进不出。
想要将割地赔款,变成和大秦换地,那性质可完全不一样,其中对的谈判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大秦内部绝对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倒不是几十万人口武威郡东部十县,在价值方面比不上万余人口出头的河关,而是不能轻易的去开这个头。
而且你隋国是战败国啊,割地赔款其所应当,你有什么资格和我大秦换地啊?
见大秦上下都如此倨傲,完全将隋国当战败国宰割,隋国大使成公英都已经对换地不抱希望了,甚至都做好了谈判破裂的打算,却没想到情况没有丝毫征兆的突然峰回路转。
秦皇嬴昊想要尽快结束战事,于是乾纲独断,直接拍板答应了隋国的条件,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换地这件事不能直接写进条约里,河关也不是大秦让的,而是大秦守将疏忽一不小心让隋军夺走了河关。
在成公英看来,嬴昊会提出这个条件,是不想改变谈判的性质,毕竟不是换地的话,那隋国就是割地,自然也就是战败国了。
可对此成公英却没怎么犹豫,十分果断的答应了下来,毕竟这样隋国虽丢了面子,但好处确实拿到手中。
但成公英又哪里知道,大秦君臣在这就已经在给隋国下套了。
同意割让河关的提议是张良向嬴昊提出来的,他觉得河关在大秦手中作用并不大,毕竟隋国又不敢主动攻秦,可在隋国手中却至关重要,关乎着金城的命脉。
可想而知,隋国若是得不到河关的话,肯定会没有一点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之下,定会将全部精力都用来防备大秦,而这无疑会增加大秦西征的难度。
所以,只有河关在隋国手中,隋国才会有安全感,也唯有如此才能通过其他手段,来降低隋国对大秦的戒心,从而在将来寻求机会,好打隋国一个措手不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