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2章 张良妙计定青南,苏烈飞骑袭琅琊(上) (2 / 5)
————————————
徐州,下邳郡,下邳城。
作为明国的第二个都城,下邳的地理位置并不好。
准确的说,地处平原一马平川的徐州,就没有地理优渥的地方。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棣能在曹操和赵匡胤的围攻下,守住朱元璋留给他的这一亩三分地,甚至还进行发展的原来更强了,才显得更为的难得可贵。
朱元璋时期的明国版图,不但囊括了整个徐州,还占领了豫州的鲁郡全境,沛郡大部,梁郡东部,以及兖州的泰山郡南部,仅差半步就能成为中原霸主。
若不是朱元璋贪图太行的百万之众,从而兵行险着,亲自上太行山对付嬴昊的话,他很可能扫灭中原所有诸侯,成为四州之主。
等到了朱棣时期,虽说三次中原大战让明国丢了徐州外的全部地盘,而且南大门广陵郡也被赵宋夺走西部半郡之地,甚至东大门以及连前都城彭城郡郡被曹魏攻占。
表面上看朱棣好像非常的惨,随时都有可能步入亡国的境地,但随着朱天蓬率军整个齐国归附,明国的整体实力不降反升的,综合国力依旧在魏宋两国之上。
彭城失守之后,适合作为明国都城的城池其实也没有几个了,无非就是下邳、广陵、开阳(琅琊郡治所)三个治所坚城,而这三座城池又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方向。
若是迁都到广陵,或开阳,这两座一南一北城池的话,那就说明他朱棣被魏宋打怕了,没有信心打败曹操和赵匡胤,所以准备放弃中原之地,向南方的扬州,或是北方的青州发展了。
可若是迁都下邳的话,则表明了朱棣和魏宋死磕到底的决心,毕竟下邳和彭城一样,依旧处于三国混战的前线。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足可见朱棣死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事实证明,朱棣迁都下邳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当时朱棣要是迁都广陵的话,那朱天蓬就是再怎么看好他,也不可能说服的了齐国一众高层,归顺一个没有抗争勇气,只知道偏安一隅的懦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