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章:匆匆两年(下) (3 / 4)
凉州诸侯联军得胜后却并未解散,而是一举攻入了羌地,耶律阿保机难以抵挡,于是派遣使者向李世民求救。
李世民麾下近半兵力,虽都陷入了益州泥潭中,但依然派出了援军,不过他不是去支援耶律阿保机的,而是跟凉州住户一起瓜分羌地以及羌人。
耶律阿保机本都挡不住凉州诸侯联军,最后的希望李世民又落井下石,绝望之下竟挥剑自刎,而他一死,羌人大军就更挡不住了。
最终,相当于大汉一州半之地的羌地,以及羌族的两百多万人口,被李世民、杨广、马腾、韩遂四路诸侯瓜分。
杨广独战一半,李世民、马腾、韩遂三方,这瓜分剩下的一半。
至此,羌族彻底灭族,而耶律楚材等带着部分耶律家的族人,以及部分羌族残军投靠了元蒙的拖雷。
战后,凉州诸侯又因分赃大打出手,而李世民则抽离了出来,坐看马腾和韩遂联手对阵杨广。
不过这场大战并没持续多久,彻底消灭羌族已经耗尽了凉州的怨气,各大诸侯都没有什么余力来内耗了,于是也都停战休养生息并消化战果。
兖州,曹操有了朝廷作为靠山,终于不用在以人肉充当军粮了,并且逐渐的从守势开始向反攻转变,不断的压缩着李自成的生存空间。
在曹操的逼迫之下,李自成只得找朱元璋,以及明庭给自己当靠山,这才勉强挡住了曹操的攻势,但对兖州的掌控却依旧在不断缩减。
豫州,赵匡胤屡被廉颇击败,无奈之下只得采用离间计,让袁术对廉颇生出异心。
起先袁术自然不信,但在赵匡胤的刻意营造,以及不断策反之下,袁术渐渐对赵匡胤生疑,并将廉颇调了回来。
见廉颇被调走,赵匡胤趁敌军新的主将,还未彻底掌控大将之际,趁此机会强攻并大败豫军,一举将袁术的势力,彻底驱逐除了豫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