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孤之有义真,犹鱼之有水也,愿众卿勿复言!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孤之有义真,犹鱼之有水也,愿众卿勿复言! (1 / 4)
        回到正题上后,议郎刘表离席出列,向太子俯身行礼后,道:“殿下,孔文举虽有祸国之言,但封闭关隘,再次征集良家子把守关隘、城池,或许可行。”

        “即便左将军并无谋反之意,这些兵卒也可作为后备军力,以防左将军兵力不足?”

        身为汉室宗亲,尽管尚未得到重用,但许多话刘表还是能开口的,不必如同其余朝臣那般不敢言语。

        刘辩坐在席位上,双手撑在凭几上,身躯微微前倾,直视着刘表,道:“雍营五千兵马,长安营五千兵马,三辅郡国兵九千人,辅兵两万人,再加上皇甫嵩麾下部众以及从征的郡国兵和辅兵,都快十万大军了,还不够?”

        当然,不是朝廷承担不起这份钱粮军饷,只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皇甫嵩不会反,更反不了。

        且不说刘辩相信皇甫嵩的忠诚,即便皇甫嵩真有反意,就他那个政治头脑,能造成功谁的反?

        阎忠劝他谋反,竟然还要轮到曹操来杀?

        也就是刘辩了,换作其他君王试试,就算是盈弱的孝惠皇帝也难以容忍。

        而皇甫嵩若是当真意图举兵谋逆,如此向京兆尹张时索要武库军械,岂非打草惊蛇?

        皇甫嵩缺乏政治头脑,却善用兵,岂能不察?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皇甫嵩造不了反的。

        军中遍布太子党党羽,四万三河良家子的家小也都在三河,再断绝粮草供给,哪怕是钟会造反的前提都比皇甫嵩充裕得多。

        因此刘辩并未急着做出什么应对,不过还是派出了信使向皇甫嵩询问具体情况。

        信使刚离开不足半日,皇甫嵩弹劾京兆尹张时谋反的奏疏也抵达了雒阳。

        皇甫嵩与张时的奏疏中对于这件事的客观描述上是没什么区别的,但在主观判断上,张时认为皇甫嵩去凉州平定羌乱,不该要那么多攻城器械,毕竟羌胡擅长的是野战,是骑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