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方言与西医的交锋(二合一章) (4 / 10)
看到仍有部分医院代表沉默不语,廖主任也站了起来。
他面向全场,语气沉稳而有力:
“同志们,下瘀血汤治疗狂犬病发作期,不是纸上谈兵,是方言和沈占尧同志用实实在在的病例、经得起检验的报告证明了的!它打破了‘不治之症’的魔咒,为患者开辟了一条生路!它的价值,在于能救人命!推广它,是为了让更多绝望的患者看到希望!”
廖主任说完,目光也投向那些尚未表态的西医院代表区域:“现在,请西医的同志们也说说。推广这个方案,你们还有什么顾虑?或者,在具体应用上,还有什么需要方言同志解答的问题?尽管提出来!”
廖主任的话音落下,现场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西医代表区域,等待着他们的回应或提问。
这时候一个西医代表站出来,对着方言说道:
“方主任,我还有些问题想要问问。”
很好,有人站出来提问就行了。
而且这次不是奔着沈占尧去的,而是对着方言来的。
“请说!”方言抬手示意。
“我们不是抵触推广,只是作为西医,还是想搞清楚一个关键问题,这个下瘀血汤里的大黄、桃仁、蟅虫,到底是通过什么科学路径影响狂犬病毒的?是抑制病毒复制,还是破坏病毒结构,或是调节了免疫系统?如果只知道‘能治’却不知道‘为什么能治’,我们在临床应用时,心里还是没底。”
他的话一出,不少西医代表纷纷点头。
“中医的“瘀毒”理论能解释疗效,却没触及西医最关心的“分子机制”,没有明确的科学路径,推广时总怕有未知风险。”
“而且我们担心个体差异!比如同样是青壮年患者,有人有高血压、有人有胃溃疡,按‘三级量化原则’调整剂量后,会不会和基础病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这些都需要科学数据支撑,不是靠经验就能完全规避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