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捆绑利益签合同,小李登门思想出问题了(二合一章) (1 / 17)
第一个医案是从“药治“到“心治“的跨越。
如果是方言遇到这种情况,他肯定首先选择用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等药物。
而这位老前辈,是直接通过行为干预,也就是打牌转来移患者的注意力,用于替代药物。
这听起来多少有点“认知行为疗法“的意思在里面了。
传统中医注重“内调“,此两个医案却强调“外导“。
看情况应该是六七十年前的民国时期。
案例一通过外部环境重构改变气机运行,案例二通过环境温度调控打破病机平衡。
清代以前医籍中,非药物疗法占比不足5%,此两案在世纪初的时候,可以说就开创“环境医学“先河。
只不过一直都埋藏在戚勇的书房里,没有得见天日。
这种看似“非常规疗法“其实仔细想来,也并非离经叛道。
而是中医“三因制宜“思想的极致体现,也就是当常规疗法失效时,通过改变“时、地、人“的关系网络来重建健康平衡。
华夏历来是不缺少这种人才的,只不过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或者流传下来也没有发扬光大,反倒是被国外的那帮人拿到后,反过来用出了花儿来。
然后这些东西就成了人家的首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