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应该 (1 / 7)
宋妙不忙答话,反而先问了一句,道:“上元节妇孺被拐一案告破,吕茂已经在滑州落了网,此事早早就报送回京,巡检可有听闻?”
辛奉立刻露出笑来,道:“听说了!我原本手下那几个人一得了消息,立时悄悄来告诉给我了!狗贼!该!该啊!!”
他咧着嘴,急忙又道:“他们就听得一句两句的,不晓得具体情况,只知道是小娘子你立了功,又听说正言设伏捉了人——却不知那吕茂恁的奸猾,你们是怎的抓的??”
辛奉从头到尾跟进此案,本是主办之一,手下自然也参与其中。
眼下案子已经办得七七八八,苦主也陆续回家,消息早慢慢传出来,他却不知其中具体经过。
要是说因为重伤在家,衙门不好拿差事来麻烦他,其人手下却是一直在岗的,竟然也被排挤在外。
要知道吕茂一案牵连如此之大,前头那许多辛苦付出,这会终于到了摘果子时候,不在其中,可就不能分功了。
宋妙同京都府衙一众巡检、差官颇多交集,吃饭时候,没少听他们抱怨上官偏心,把那些容易告破,好显露功劳的大案、要案,就都给心腹,破不了,或是出不了功劳的案子同琐碎事,就交给下头没有根脚的。
这个上官说的自然是秦解,但又不是单指秦解一人。
他们虽然抱怨,说到最后,也只能酸言酸语,别无他法。
当差当久了,自然明白当官的都想提携自己人——胳膊肘不往内拐,将来谁人为自己做事,在自己后头站队?
宋妙心中已是猜到几分,便也没有多问,只把自己怎么偶然发现那吕茂特征,又如何告诉韩砺,对方当即上报,最后如何借由当地药商并行商项元,最后遭遇诸多波折,终于逮捕案犯的经过说了。
这过程实在跌宕起伏,哪怕她只是平铺直述,并未渲染任何,也听得辛奉并杜氏两个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多喘一口。
直至得知吕茂最后说出那样一番狂言,一投河,却被连人带网拖曳出来,又听韩砺同人说,如此一番安排,全是因为京都府衙一位故人以身受苦,所得经验给的启发,辛奉眼睛都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