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三年 (2 / 4)
她知道自己跟秋雅不一样,不过李勇反正不会亏待自己,这些事情都交给他去考虑吧,自己就不烦恼了。
李勇又问道:「你想去哪里实习,我找人先打个招呼。」
王学男学的是传媒,就像她之前喜欢在广播站一样,这是她的爱好,所以之后出来当然也想从事相关的行业。
不过跟了李勇后,她就不太想站在台前了,比较容易引人注意,所以做些幕后编导的工作就好了。
这样电视台、电台、报社、杂志社其实都可以,李勇认识的人多,打声招呼就行了。
三年多的大学生涯,李勇自然不可能闷在学校里就当个普通学生,他陆续又发行了三张专辑,务求一年一专,每张专辑的十首全是精品。
这也让他成为如今内地最炙手可热的唱作人,靠着他环球音乐提前在内地乐圈站稳了脚跟,也顺势推出了一些歌手来。
李勇的好歌太多了,他自己好多用不上的,也就扔出去给他们,自己担个制作人的名头,把控一下整体风格就可以了。
虽然其他人都赶不上他,但发展也都不错,也让内地乐坛多了一个「环球系」,像是这两年出头的朴树、许巍,都是个人风格明显的歌手。
最主要是他们自己就能写,唱的也很是那么一回事儿。
当然李勇除了在那事儿上不快,其他做什么现在都是快枪手,也可以说是熟能生巧。
毕竟很多东西早已经在他脑子里有轮廓了,只要别人能够跟得上他的节奏,那办事效率岂止高了一成。
而他之前考虑到的,这会对内地乐坛、创作人产生刺激的效果,刚开始两年还不太明显,可能还是在消化。
但是随着市场对于这些音乐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出现了一批模仿者后,自然也引得那些专业人士也纷纷「下海」来抢夺市场了。
等到再过三四年,彩铃时代到来,网络歌手崛起,或许这些专业音乐人能够提前适应,也能比原时空坚挺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