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春日榆钱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5章 春日榆钱 (2 / 4)
        程珍玉在水磨磨坊外探头探脑,“秦嫂子,我们来取面。”

        早上送过来五十斤麦子,在水边去壳磨面,这会该是出来的时候。

        祝明月从城里调了不少人手过来,程珍玉和刘梅花是其中之二。

        年后恒荣祥重心调整,从针织房抽了不少人去后头帮忙纺线。

        正月十五一过,程珍玉还没有从热闹的上元夜中醒过来。

        何春梅找到她,说祝明月在城外新开一个田庄,要在庄子上研制水力纺线机和羊毛纺布机。恒荣祥其他管事抽不身来,问她想不想去庄子上干活,去就是纺织这一块的管事。

        前提是织机纺机能顺利研发出来,若不成,往后也能回恒荣祥。

        大吴城乡差异不大,倒不会生出在乡下干活低人一等的想法。

        或者还对外部环境有疑虑,作坊也担心她们在外头出事,平时全挤在作坊里干活,一个月也就一两日假能出去透透气。

        安定是安定,到底行动受限,不似乡下天地宽广。

        陈娘子来过田庄,祝三清楚情况,也来当说客,简单将四野庄的情况道出。

        “工坊划分到一处,水岸有限,恒荣祥和五谷豆坊的器械全在一起。”

        祝三和何春梅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是恒荣祥的人把河边工坊管事的位置拿下来,能安排更多的纺线机,放开一点产能限制。

        曾秋娘也可以去,但她识字不多,天生一重劣势。只能和周木匠齐力开发新式水力纺线机,但管理一个庞大的工坊,力有不逮。

        于何春梅而言,程珍玉在恒荣祥只能当个小头目,但去四野庄,说不定能做大管事。再不济也能回来,是一条退路。

        等程珍玉和几个同伴收拾好行李包袱,坐着牛车到四野庄报到后,听完祝明月的安排后,恍然发觉一件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