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乡试2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乡试2 (1 / 5)
        第112章乡试2

        主副考是最清贵的翰林,自是视钱财为粪土,心中所想皆是忠义。

        出此题,想取之人也必是忠义之辈。

        陈砚思忖良久,在心中将文章脉络理顺之后,终于落笔,在草卷上写下破题:圣人论人臣之义,惟务自尽而不求其利也。

        破题之后文章写得又快又顺,待一篇写完,他仔细看了一遍,并未做什么修改就将其誊抄到程文卷上。

        待墨干后,将程文卷起来,悬挂于号舍门口。

        做完这些,陈砚看向对面盯着他的号军,四目相对,那号军立刻警觉起来,目光落在陈砚的草卷上。

        见到他态度的前后变化,陈砚终于松了口气。

        看来这号军并非受了何人指示。

        如此倒也好,他不必时时提防。

        一题写完,天光竟还未大亮,陈砚就拿起第二道题。

        第二题只有四个字:孔子曰诺。

        此题出自《论语·阳货》,全文为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翻译过来就是: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不去,阳货就送了孔子小猪,孔子趁他不在时去拜谢他,不成想在路上遇见了阳货。阳货道:“你过来,我有话和你说。”问孔子:“身怀本领,却任由邦国动乱,能被称为仁吗?”孔子答:“不能。”阳货又问:“喜好从事政治,却屡屡错失机会,可以被称为聪慧吗?”孔子答:“不可以。”阳货说:“时光流逝,岁月不等人。”孔子说:“好,我出来当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