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2 章(【大福之人】...) (2 / 7)
武举同样有文试,需要被推举上来的武举考生们文试成绩也过得去才有资格拿到好名次。
朱厚照还记得早前和文哥儿约定过要一起去看武举,所以早早央求朱祐樘给他们旁观的机会。
武举的选拔范围不大,大多是从各地卫所设立的卫学里面考取。
卫学生员的主要来源是各卫所中新袭的千百户,由于这些千户和百户是世袭的,很多都还不能直接走马上任,所以只要是二十五岁以下的都得去卫学读书,以待数年之后选送武举。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核定入学资格以及武举资格的都是巡按御史和提学官。
也就是说,要选谁进武学、推谁参加武举,都是由文官决定的。
换句话说就是武官想在朝中出头,大多还是得走走文官的门路。
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武官更是很久都抬不起头来,朝中文高武低的局面越发分明了。
根据明末的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八卦,当时连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都要积极给张居正送礼送钱送“千金姬”才能步步高升。
弘治年间虽然规范了武举的流程,真正关心武举的人却也不多,毕竟推举出来考试的都是过了明路的关系户,全都是来给自己的履历添点光彩的,实力估计也就是表面上过得去而已,没必要太上心。
朱厚照是不太懂这些潜规则的,他一点都不关心武举那小儿科的文试,准备直接跟文哥儿去看后头的武试。
结果到了武试当天,朱厚照便觉得有些失望,感觉这些人不是很厉害。
总觉得他小先生再长大几岁,骑射一定能比他们好!
朱厚照本来还以为自己能看到许多英姿勃勃的武学好苗子,没想到一下场居然是菜鸡互啄,顿时觉得很没意思。他还有点不太确定自己的感觉,转头和文哥儿小声讨论起来:“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