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9 章(【弘治十八年(七)】...)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479 章(【弘治十八年(七)】...) (1 / 6)
        京师上下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却都没打听到具体消息,只能每旬看看《新报》上刊出的内容解解馋。

        唯有回京后再度接掌了《新报》主编工作的费宏瞧出了点端倪。

        主要是这些文章的风格他都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很难不怀疑里面没有王守文的手笔。

        这些很有广告造势嫌疑的文章哪怕不是王守文这家伙的手笔,肯定也是经由他授意与润色的,否则哪里来那么多新人一投稿就能在编辑部那边过稿。

        而且旁人不知道京师大学是怎么回事,他们这些詹事府官员还不知晓吗?那分明是王守文为了光扬关学撺掇太子开设的新式学堂,占地老大了,且筹备了两年都还没开始招生!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费宏猜出了大概却没有阻挠,默许了王守文为京师大学造势的行为。

        不过这种文章一直发到十一月,费宏也没看见王守文有什么举动。他私底下和王鏊他们讨论了几次,甚至还开设了小小的赌局赌王守文什么时候行动。

        十一月中旬,工部那边终于有了动作。先是工部主事李兆先把自己的提议告知工部尚书曾鉴,接着是工部尚书曾鉴亲自上书向朝廷提议增设新条例——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众所周知,《大明律》是不会改动的,因为太/祖皇帝说过改动他这些条文的人都得死。所以他们这些后人永远不会动《大明律》,他们只是陆续推出几十上百条补充条例罢了。

        上次朝廷推出补充条例还是因为《新报》的诞生,礼部提出了针对出版刊物的刊行规范。

        说起来那次对出版物的补充条例明面上像是加强了审核,实际上反而放开了印刷限制,像话本这些出版物民间只要上报以后都可以自由印刷,连专门连载话本游记的报纸都陆续办了不少。

        据说江南那边还别出心裁地搞了些专门刊登各种狗屁倒灶事件的小报,写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咄咄怪事,比如某著名话本写手刚拿到稿酬就连环上当被骗几十两的曲折经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