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我不撒谎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我不撒谎 (1 / 5)
        第172章我不撒谎

        诳语?这是佛教用语。

        胡修吾挑了挑眉:“这铃铛,是件佛教法器?”

        赵方旭感慨道:“你一直都很聪明。”

        趁着堵车的功夫,他拉好手刹后,右手抬起时顺势拨弄了一下这个铜铃铛,但人为的挑拨,却没让这个铜铃发出任何声音。

        “这件法器是我从哪都通的仓库里新提出来的,叫做八戒铃。”赵方旭对胡修吾解释这这件法器的来历。

        “它的上一任主人是刘志平。”

        刘志平,胡修吾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在上清时没听师傅说起过有这么一位佛家高人呀。

        赵方旭接着说道:“而八戒铃的创造者是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胡修吾恍然,这个名字可就算的上是如雷贯耳了。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就算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也该听说过他写的《送别》。

        李叔同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是个全才,弘一法师以音律入道,生出炁感,又在定慧寺断食悟道,最终在虎跑寺出家。

        弘一法师曾有言:“吾人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能无愧于心乎?”

        在战争爆发后,竭尽全力为国难出力,为此在六十余岁留下‘悲欣交集’四字后,便怅然离世。他这一生除了亏欠自己的妻子外,无愧于国,无愧于祖先。

        离世前,弘一法师将自己的遗物分为四份,留给他的国内的妻和子,倭国的妻,还有和他情同父子的徒弟刘志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