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守车 (2 / 6)
樟树药交会的高速发展期,就在八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再往后,就是在走下坡路了。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让药交会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以前,你得来参加药交会,才能够一次性把各种药材购入,但有了电商后,药材的交易,就变得更加的方便了。
而樟树的药交会,就进入转型发展期。
肖金峰停好车,三人从车上下来,进了一家饭店。
此时已经不是吃饭的高峰期了,但店里也还有一半的客人在吃饭,他们说着不同的家乡话,交流的内容都和药材有关,其中时不时冒出河南百泉,河北安国之类的词汇。
原来河南百泉、河北安国以及江西樟树,是被称为三大药交会的,并且每年举办药交会的时间都不同,河南百泉于春季举办,河北安国于夏季举办,而樟树就是在秋季举办。
一些专门的药贩子,就会挨个参加药交会,然后不停的买入和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高明程算是散户,他之所以萌生来参加药交会的念头,主要就两点,一是有漫山遍野的药材,二是樟树离他所在的地方较近,想参与的话,实操性很大。
高明程听得懂大部分地方的方言,因此一直侧耳倾听着,连点菜都是肖金峰点的。
肖金峰这些年也跑了不少的地方,因此有些方言也能够听懂,他一面等菜,一面听着周围人的交谈。
这些交谈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药材的价格,这可是比较重要的信息了,可以从中推断出哪些药材比较走俏。
如果手里有走俏的药材,那自然能够卖的更快,赚的更多。
三人中,只有高明里是初入江湖的小菜鸡,第一次出远门的他,根本听不懂那些方言,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音,就连他们县稍微偏远一些的村镇,方言也会和高家村有些差别的。
听不懂的他睁着一双单蠢的双眼,满脸好奇的张望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