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市场必须要拿下 (2 / 6)
这群人当墙头草的功夫,确实是世界顶尖,眼光也是一流。
汽车可以用电,航空和军事还是得要石油,主打的就是靠谱,所以石油依旧不可或缺,量还不小。
必须要高质量的外国矿石,要不然就无法生产极其精密的仪器。不幸的是,这些好的矿石都是国外的,比如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公司,把控了何种高质量矿石。
这些国家跟米国也是貌合神离,米国要控制这些国家没那么容易。本身来说,有些国家米国甚至都没有兴趣用资本投资。
这些地方地处荒漠,别说修铁路,就连公路都很艰难,大家只能在有限的城市集中居住,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另外,南美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夏国不需要的,大家的生活方式差太多了,米国才是我们最大的买方客户。
长天科技会后找了南美诸多国家的代表,再次进行合作谈判,为管束列车项目的重启做最后的努力。
以前夏国进口石油,六成给汽车,航空等交通,四成给了企业。现在这两个比例大大下降,但是多一个能源手段对于国家的战略稳定非常有意义,石油储备多一些也是好的。天知道电动的东西会不会突然短路?
其实那些石油土豪国也都是清醒的,他们很早就开始把石油挣到的钱换成了货币,开始了主营投资的门道,不单纯依赖石油的出口。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高科技企业里面都有石油资本。可见这些国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看来大家的看法都差不多,是不是这样?”陈潇扫视了一眼高层,众人轻轻点头。
低端生产的时候还没有问题,一旦产品要求高了,国内的矿就跟不上了。
一部分高层直接表明态度,就是断绝跟南美相关企业的合作,一部分没出声,但是看那样子也多半是赞成的,只不过还在考虑后续的问题没发声。一切都要计算的,投入的成本,撤走的代价,还有再次进入的花销,这一切都得算。
石油国不是没有更多的石油,矿产,而是道路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开发这么多。有了管束通道之后,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有了经济,就可以让一个国家放弃发展高新科技。曾经有过例子,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出现,他们低价买走,然后冷藏。不讲究点的甚至直接杀人灭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