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饵与钩 (2 / 5)
伏完看着反应迥异的二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叹女儿识人之明。崔申看到的是“道”,钱通看到的是“利”。而女儿的计划,恰恰是要将这“道”与“利”,完美地结合起来。
“钱老板,你先别急。”崔申此刻已然彻底领会了伏寿的意图,他兴奋地站起身,在密室中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分析道,“你以为这只是在做善事?你错了!这步棋,一石三鸟!”
他伸出一根手指:“其一,破局!曹操凭什么拿捏我们?凭的就是雪盐价高,只供权贵,有‘与民争利’之嫌。我们现在推出这平价的‘青盐’,让寻常百姓也能享用。这是什么?这是义举!是让利于民!曹操再想用这个借口来打压我们,就是与全城百姓为敌!他堵死了我们的路,我们就另开一条更宽的阳关大道!”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立名!我们商社叫什么?‘汉兴’!光靠卖奢侈品,如何‘兴汉’?只会被人诟病为搜刮民脂民膏。但现在,我们有了‘青盐’。汉兴商社,就不再只是一个逐利的商号,它会成为一个‘为民生计’的良心招牌!人心,钱老板,人心是最值钱的!有了百姓的口碑,‘汉兴’二字,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成为一面旗帜!”
最后,他伸出第三根手指,目光灼灼地看着钱通:“其三,图利!你以为平价盐就不赚钱了?你大错特错!许都有多少权贵?一千户?一万户?可许都有多少百姓?十万户?二十万户?雪盐虽贵,市场终究有限。而青盐价廉,薄利多销,其利之大,日积月累,未必会比雪盐少!更重要的是,通过青盐,我们的销售网络,将从上层的点,扩展到整个许都的面!我们将拥有最广泛的渠道,最灵通的消息。这背后隐藏的价值,远非金钱可以衡量!皇后娘娘这一手,看似散财,实则是在筑基啊!”
崔申一番话说得是口干舌燥,酣畅淋漓。
钱通听得目瞪口呆。他是个精明的商人,但他的精明,局限在“一买一卖,一进一出”的差价里。而被崔申这么一点拨,他瞬间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得多的商业版图。
是啊,把盐卖给全城的人,哪怕每人只赚一个铜板,那也是一笔无法想象的巨款!而且,还能赚一个天大的好名声,让曹操都无从下手!
“高!实在是高!”钱通一拍大腿,脸上的肉痛瞬间变成了狂热,“皇后娘娘……不,是活财神啊!我懂了!我全懂了!这生意,能做!不仅能做,还能做大!崔先生,你放心,图纸给我,不出三日,我保证让第一批‘青盐’摆上咱们的货架!定价,就比官盐贵一成!咱们就当交个朋友!”
伏完看着士气被重新点燃的二人,欣慰地点了点头。女儿的这步棋,不仅化解了外部的危机,更凝聚了内部的人心。崔申的理想主义得到了满足,钱通的商人本性得到了指引。这个铁三角,经过这次危机,反而变得更加稳固了。
***
三日后,许都城内,再次因“汉兴商社”而轰动。
与上次不同,这次的震动,是从底层开始的。
“听说了吗?汉兴商社又出新盐了!叫‘青盐’!”
“嗨,那起码也得几十金一罐吧?跟咱们有啥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