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陂河沙场,招聘 (4 / 5)
第二天一大早,在陈东的催促下,大龙扛着一块招聘横幅就前往了劳务市场。
说起劳务市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和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东莞的“三来一补”企业呈现爆炸式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了空前饥渴的状态。
所以也就涌现出了一大批街头招工和劳务中介,甚至还有很多都是老乡带老乡,形成稳定的雇佣关系纽带,而这些务工者最典型的形象,就是背后的编织袋和手里老乡给的地址条。
完全自由的劳务市场最容易滋生混乱,所以渐渐地也就产生了“管理者”。
东莞的劳务市场极为火热,除了民工之外,甚至还有不少读了高中或者技校的高才生。
陈东把车停好,大龙手里拿着招聘横幅,两人大模大样地走向了劳务市场大厅。
厚街的劳务市场已经纳入了官方管理,自然少不了保卫科,两人刚到门口,一个身穿门卫服的男子就把他们推了出来。
“干什么的?这里面都是有文化的人,农民工去外边找活!”
就这一句话,把陈东二人全都干蒙了。
“老哥,你不也是农民吗?怎么瞧不起农民工啊?”
这老哥四十来岁,后背微微有些佝偻,口音明显带着蜀地独有的辣椒味,一看就知道是村里来的。
“你说谁是农民?你才是农民呢,你全家都是农民!”
那保安一听陈东说他是农民,立马就急了。
他来到东莞已经四五个月了,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出身,生怕别人看不起他,一个女人提起来就说自己是城里人了,跟背着编织袋的臭民工不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