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求订阅)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求订阅) (2 / 7)
        但如此年轻,只有20岁却写出如此文章……难怪能震惊整个北宋文坛。

        后来欧阳修还评价苏轼。

        说其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他日文章能不能独步天下暂时不知道,但这篇留侯论,已经让众人看到了苏轼的才华。

        也正因为看了苏轼的文章,当时宋仁宗却是笑着对一众妃嫔说,今天又为子孙后代选了两个宰相。

        这里的两个宰相,一个是苏轼,另一個是苏辙。

        只是苏辙确实后来一路做到了宰相,但苏轼……人生迹遇却与苏辙完全不同。

        “因苏轼文章获北宋开国以来百年第一,所以当时的宋仁宗是将苏轼当成宰相来培养的。但虽然如此,就算是宰相也得从基层做起。获得第三等之后,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相当于一市之秘书。当时的苏辙虽然考得不如哥哥,但也表现非常不错,也得到了重任。两人分别之时,做为弟弟的苏辙一时有些感慨,就写了一首诗给哥哥苏轼。”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这首词叫做《怀渑池寄子瞻兄》。

        子瞻就是苏轼的字,意思即将与哥哥分别,弟弟十分想念哥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