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章 感谢催更符加更一章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34章 感谢催更符加更一章 (3 / 3)
        ——人才,是撬动历史、铸就未来的唯一支点,而人民则是撬动支点的巨手!

        这场关于“根”与“未来”的对话,在星空的见证下,落下了最厚重的一笔。

        一个星期的考察期满,第七日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吉普车旁。罗重文的专车后备箱被塞得如同一个微缩的昌平成就展,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滚烫的期盼:

        柳条筐里:小汤山调湿棚天未亮采摘的翠绿丝瓜、饱满西红柿,叶尖犹带清露,鲜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这是土地的生机,是科技点亮的餐桌希望。

        厚厚几大册:用粗麻绳仔细捆扎的《昌平机械厂标准化零件图谱与工艺规范(试行)》,牛皮纸封面沾染着新鲜的机油指印,内页是工整的钢笔字与手绘草图—这是车间的心跳,是工业筋骨初成的见证。

        一摞手稿:纸张粗糙却写满批注的《工农速成技术学校“积分等级制”教学大纲及实操教案(初稿)》,边角卷曲,显然被反复翻阅——这是人才的摇篮,是未来工业大军的练兵法典。

        罗重文没有立刻上车。他用力拍了拍被压得略沉的后备箱盖,转身面对陈朝阳。

        多少彻夜通宵的痕迹在他眼中,却盖不住那份沉甸甸的期许。

        他伸出三根被硝烟和岁月磨砺得粗糙有力的手指,声音不高,却字字如淬火的钢钉,砸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

        “朝阳啊,昌平这一周,看得老子心里头,像这温泉一样滚烫!

        不是看你造了多少铁牛,种了几筐菜,是看你蹚出了一条扎扎实实、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新路!

        临走了,给你留三样东西,不是赏赐,是火种,是柴禾,让你把昌平这把‘兴国利民’的火,烧得更旺、更亮堂!”

        第一根手指,重若千钧地按下:

        “第一,200吨!”罗重文目光如炬,穿透晨雾,“华北局特批的200吨优质型钢不限于角钢、槽钢、工字钢的指标!专供你模块化生产线!”

        他语速加快,强调关键:“不是让你打锄头镰刀,是造你图纸上那些标准化的齿轮毛坯、轴承座铸件、拖拉机/通用底盘的关键承力结构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